昨天早上的课从《哆啦A梦》的片段配音开始。因为我选的配音秀作业是这个片段。莘茹老师总是能“即冈峦之体势,穷岛屿之萦回”。
梳理一下这节课的收获、感受,还有疑惑吧。
收获:
发小男孩声音的秘诀——抬起上颚。
以前我也按百度上的一些方法模仿正太音,我主要是寻找一个靠前的发音部位,还有口型的变化。而莘茹老师她在自己的配音实践中研究出了发小男孩的声音更关键的是尽量把硬腭抬起,而且,是假设有一根小木棍……我当即尝试着用这个方法,说了一句简短的话:“大雄,你太自私了!”老师说我找到了发小男孩声音的位置。当然,不同小男孩的角色,会有不同的特点,我们每个发声者个人的特质也不一样,所以,在具体的配音或者其他表达形式开始之前,需要自己尝试,用不同的口型,或者借助道具,寻找属于角色的那个声音。但是,抬起上腭,这是必须的“动作”。
感受:
化繁为简,以简驭繁——建立思维模型。
世间万事万物真的是有共同的规律的。比如,学习数学,有“建模”之说,而学习语言表达,也有建模之说。(关于“思维模型”,老师把她的学习心得分享给我。)
还是从小男孩声说起。当我们找到了正确的发音部位,尝试着结合不同的口型等,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然后,更关键的是运用。发出哪些不同的的声音呢?我觉得还是源于生活。老师让我观察周围的小孩说话的样子。以我的观察,发现小孩说话的声音一般比较尖细,发音部位比较靠前。当TA情绪平静的时候,每个字的节奏回比较平均;当TA为了强调某一件事,会提高音量,或者拖腔,比大人说话更夸张……
体会到怎样发出不同的声音后,还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形成声音记忆,建立自己的声音素材库。在具体配音的时候就可以随手拈来,比如,太后的声音、教授的声音……
我非常崇拜那些“说变就变”的人——指的是声音。素不知道,在这了不起的表面地下蕴含着的东西:既有简单的,也有不简单的。简单的是方法,不简单的是反复练习的过程。尽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方法,比如莘茹老师的方法跟其他老师的就不一样。但是,过程,都是要经过反反复复无数次不厌其烦的练习,才能慢慢有所体悟。就像这几天,我配“配音秀”的片段,为了找到某一种声音,反复了无数遍一样。这只是一个开始,反复的刻意训练,其实才刚刚开始……希望我自己能够把关于“思维模型”的认识,真正化为属于自己的声音模型。
一点点困惑:
老师说,我们的声音素材库建立起来之后,可以用在朗读中。而我接受的关于朗读的知识,却强调的是朗读要用本真的声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