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圣贤之书,总觉心怀天下乃是一种深植于灵魂的使命感。上学时,曾把“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用毛笔书写于纸张之上,然后悬挂于床头醒目之处。可一路行走在这纷扰的尘世间,我却常常陷入一种唤作无奈的泥沼。
每见街头巷尾的困苦之人,心生怜悯自是不假。看那老者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地翻捡着垃圾桶,看那幼童在破旧屋舍前睁着懵懂而无助的双眼,看那中年男子因无力解决家庭困难而轻声啜泣……那一刻,都似一把锐利的钩子,撕扯着我内心最柔软之处。我想伸出援手,想给予他们温暖与希望,我也确实付出过实际行动。然而,现实的枷锁却将我紧紧捆缚。我只是一介凡人,没有扭转乾坤之力,没有撒播财富之能。等到后来,袖手旁观成了我最不愿面对却又时常呈现的姿态,这种无力抗争命运的感觉,如同一把钝刀,在心头慢慢割扯,痛意弥漫,却又难以挣脱。
那句曾经悬于床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也只剩了后半句。虽凋零于时光,但仍萦绕于心头,或许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安慰。可独善其身,哪有那么容易呢?那悲悯的情绪虽然不再像汹涌的潮水,但仍然还有浅波细浪时不时冲击着心灵的堤岸。若只独善,内心还无法做到坦然接受。我在这尘世中徘徊,见多了悲欢离合,见多了世态炎凉,深知个体的渺小与命运的多舛。兼济和独善之间,还无法做到鲜明地切割。
或许,我们都在这命运的棋局里艰难行走,有人执棋纵横,有人随波逐流。我虽远远不能如那些达者般改天换地,但也不应就此沉沦于袖手旁观的愧疚与痛苦之中。哪怕只是一丝微光,一点温暖,在这冰冷的世界里,亦有其价值。
只愿在往后的岁月里,我能于这悲悯与无奈间寻得平衡,不再被无力感彻底吞噬,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在这“穷”境之中,依然为这世界添上一抹独属于自己的善意色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