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
《狂人日记》观后感

《狂人日记》观后感

作者: 陆淮繄 | 来源:发表于2020-11-08 23:17 被阅读0次

相信读过鲁迅先生作品的同学们都知道他的多数作品是极具讽刺意味的,《狂人日记》便是这般。

百度百科上对《狂人日记》的评价是这样的:

《狂人日记》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作品中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祈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必然地体现了作者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创作的“总序言‘’。

而我个人在读这个作品的时候,其实并没有过多的感受到作者倾注在这个作品里的情感。第一次读这篇小说,我被他文字所描写出来的氛围所吸引——这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这是我对它的第一印象。第二次读这篇小说,我才开始真正的去读它,注意力都落在了“我”这个人物身上。

《狂人日记》塑造了一个疯子形象,这里的疯子是在书中患有“迫害狂”的“我”。我觉得《狂人日记》的成功在于这个近乎完美的疯子形象。

因为是日记,所以小说内容大多是“我”的心里活动,我们可以看到“我”的内心独白中很多场景都是“我”的想象,在小说的第四部分,大哥请何老先生来看“我”,而在“我”的眼里,何老先生是一个刽子手——一开始我不明白为何“我”会这样想,因为我觉得很没有道理,小说里面人物的对话描写部分也如同鸡同鸭讲,牛头不对马嘴。后来我把这狂人当做疯子来看,就觉得处处合理——疯子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言的,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与外界进行良好的沟通。鲁迅塑造出的就是这样一个近乎传神的疯子形象,鲁迅先生的笔墨让这个人物形象显得格外真实、生动。

在我的理解里,处于鲁迅先生那个时代,这样的人比比皆是。在革命派眼里,保守派的作为不可取;在保守派眼里,革命派的作为有如疯子——他们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批判彼此——一方视封建礼教为洪水猛兽,另一方视企图改革颠覆的一方为疯子;正如《狂人日记》中的“我”与其他人之间所写的那般;也正如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国抨击中国实施的封城手段,说中国人是傻瓜,而中国人针对美国人把人权看得比生命健康还重要的思想而抨击美国人是傻瓜。两方都在各自的世界里,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而实质上是思想观念上的冲突。

以上就是我对《狂人日记》的理解与感受。

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 《狂人日记》观后感

    相信读过鲁迅先生作品的同学们都知道他的多数作品是极具讽刺意味的,《狂人日记》便是这般。 百度百科上对《狂人日记》的...

  • 鲁迅《狂人日记》全文

    看了《觉醒年代》,不觉找到鲁迅的《狂人日记》全文,摘录在这里。 狂人日记 鲁迅 狂人日记序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

  • 【王泳贺诗集】  鲁迅

    我今天讲的是《狂人日记》,以及鲁迅。昨天我誊写了《狂人日记》的精彩片段,今天就讲讲它的作者吧! 鲁迅...

  • 「见字如面·书世界」狂人的希望

    「见字如面·书世界」征文 狂人——《狂人日记》 亲爱的读者: 你们好! 我是鲁迅先生小说《狂人日记》里的那个狂人,...

  • 由《金锁记》和《狂人日记》的相似之处,我联想到……

    看完了张爱玲的《金锁记》,立马找来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再看看,我在想,张爱玲肯定是看过鲁迅的《狂人日记》的,模仿...

  • 杂花||对

    从来如此,便对么?——《狂人日记》

  • 相信自己,给明天一分希望——简读鲁迅小说

    关于鲁迅先生额小说,共选取了十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享,关于《狂人日记于之前《狂人痴狂,欲逃桎梏——狂人日记》...

  • 救救孩子

    鲁迅的作品《狂人日记》战友们都不陌生,大家一定对文末的“救救孩子”印象深刻,《狂人日记》里“救救孩子”是对当时的封...

  • 精读《呐喊》|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4月,距今已有100年了。在写《狂人日记》之前,先生虽然也有过其他的作品,但多为译作,还...

  • 鲁迅《狂人日记》“狂”在哪里?

    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恐怕是鲁迅最为人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狂人日记》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juk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