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76765/7a61f23bc669bf20.jpeg)
1
时间管理的热潮方兴未艾,注意力管理又席卷残云。
前有智人说时间不能管理,你只能管理你自己,于是你就一定以为注意力是我自己的,这回我总能管理了吧。
可惜,管理二字太过宽泛,基本上一用就错。难道你真的能在一个时间里,把自己的注意力切分成3块,一块看书,一块看电影,一块写文章吗。
如果你眼睛可以看向不同的方向,并且在大脑中形成类似分屏的画面,那你一定可以。
不过既然这样了,还努什么力,直接去当昆虫侠吧。
2
前一阵所说的“流量为王”,就是以收割注意力为目标的生意。还有人专门写过一本书,叫做《注意力商人》。
于是我们被吓到了,原来注意力这么值钱,那么得好好管理管理,可别让别人占了便宜。
这个想法像钉子一样钉在大脑最中央,什么想法经过都得看它一眼——嗯,对,我得注意注意力,能省着点用就省着点。
这就像富得流油的地主老财,整天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不知道的人看他比谁都像佃户,结果一到荒年就被抢的精光。
我们平时攒的注意力,如果不能有效使用,不是且等着被人收割么?
想一下相声里怎么形容疼惜一个人的,捧在手自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看在眼里怕丢了。
太过珍惜,反而不知如何是好了。
3
我看了很多说知识付费是个骗局的文章,核心思想就是一句:我付钱了,上课了,怎么还是没有像你说的那样成功,于是,你是骗人的。
可这里明明有人已经成功了,你也许会说,如果注定他要成功,他不上这个课,不买这个专栏,也能成功。我看到的都是幸存者效应。
但你得知道,本来成功这件事就是小概率时间,你本来的目的也就是要去做少数人的,那么少数人的成功就是符合你预期的啊,只不过那少数人里没有你而已。
所有的知识都是助力,你学会了,应用了,还得看环境适不适合这个知识的使用,你学到的所有知识都是在增加一种可能,适合更多环境的可能。
4
而这根本上说,其实还是注意力的事。
你看专栏,就有留言的,也有不留言的;加入打卡社群,就有话唠,也有潜水的;甚至花了大价钱在线下参加讲座,也有只是腼腆的听的,也有积极发言的。
敲黑板了啊!
积攒下来的注意力什么时候用?就在这个时候。
你可别听他们战友战友、同学同学、师兄师弟喊的开心,这真正的关系就是竞争,争得什么?争得先机。
你想,你们出于同一个目的参加同一个活动,那本质上说其实起点、能力、资源都是差不多的,如果你知道什么叫用户的迁移成本,你一定会为自己这个时候还在厚积薄发而后悔,不过更多的可能是,你不会后悔自己的行为,而去抵制知识付费。
你的所有的战友、同学、师兄弟,都应该是你第一个客户来源,是你第一桶金的提供者,这才是真相,你是来扮演收割者的,用你的注意力收割他们的注意力。
谁更积极主动,谁更出人头地,谁更接近成功。
5
注意力依赖于时间分配。
你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给了带给你大部分收入的工作,这一点也没错。
但在你使用那剩下10%的时间里,也是需要100%的投入,因为这个领域是你的杠杆,是你的翘板,是可能带给你1000%、10000%回报的未知之地。
既来之,不仅要安之,还要控制。
你别指望自己在暗地里打磨的产品,一经推出,马上众人皆醉,成为你的迷妹,这是白日梦、痴心想,充分参与到其中,你的注意力不会白花,你的钱更不会白花。
主动投入的注意力是坛子里的酒,年份越久越香;被人收割的注意力也是酒,被人喝完,最大的成功也许就是一声——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