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 不远游

作者: 周周是个妞 | 来源:发表于2017-06-21 17:41 被阅读19次

    1、母亲的送别

    写下这段文字的时间是2017年5月21日,上午九点。刚进火车站。

    妈妈一路送到了火车站,离别前嘱咐新裙子是棉的,不要丢洗衣机洗。安顿好后要去买衣领净,泡两分钟就可以了。

    说,要考虑考虑找男朋友了,但是也不要轻易恋爱。也不催你,过年只要告诉谁在追你就好了,不一定得带个人回来。

    说,定好了把地址发过来,知道你们孩子都是报喜不报忧,我和你爸会突然袭击的。

    说,我们可以照顾好自己的。

    妈妈式的送别总是“喋喋不休”的。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这是我亲妈

    选择远方,就意味着放弃了和爸妈鸡毛蒜皮,爷爷奶奶琐碎邻里的日常陪伴。

    昨天再教爷爷用平板,用智能电视,一步步的写下来,画下来。遇到没有信号了按哪个,怎么调到要看的集数,点到广告跳出去了按哪个。奶奶又在旁嘲笑,你教了他又学不会,老头子学不会的。你走了也没有人教了。


    2、父亲的劝阻

    每一位父亲都是孩子心中的神。小时候,我可以骑在力大无比的父亲肩膀,可以站在父亲自行车的后座,可以有父亲的陪伴和教导,父亲会象棋,会羽毛球,会给我干洗头发,会在大年初一煮一碗热腾腾的鸡蛋,“责怪”赖床的我。

    上大学后,和父亲的联系逐渐就少了。我总觉得忙,总觉得不知道和父亲说些什么。

    毕业后一年,决定从体制出来,从家乡出来。辞职前和父亲两人出去吃了顿饭,很认真的聊了两个小时。起初爸爸仍然像两个月前一样还在劝我不要辞职,外面辛苦。我很认真的说明了原因和打算,以及做好的准备。

    很奇怪,父亲听完后并没有再多一个字劝阻。突然意识到之前父亲的全力劝阻只是压力试探。让我清楚自己要选的什么路,自己决心是否够大,是否抵得住“诱惑”。

    因为当父亲听完以后,说“趁我们还年轻,你去吧。现在还不用顾及我们”。

    还有

    “实在混不下去了,可以回来,我会勉为其难的收留你的”。

    捂脸笑

    我们的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有一天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依次轮回。

    3、知乎上的问答

    在知乎上看到关于「父母在不远游」的话题:

    问:独生子是否该在未来回家乡发展?如何在 「父母在不远游」,和 「不甘庸碌一生」之间做出选择?楼主说自己现在在深圳,觉得以后肯定会离开这里,可要不要回家,在家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想出国深造等等,难以抉择。

    点赞率最高的是:

    你并不是因为父母的原因,而是怕去了大城市一顿吃苦受累却没有闯出一片天。

    不要拿父母做借口,如果你父母真到了需要你留下的地步,你是不会纠结的。

    你所面临的,是去大城市所要承担的风险和勇气问题。


    4、一二三四线城市的迷茫

    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别去想那只粉红色的大象”。参与者被要求不要去想象房间里面有一头“粉红色的大象”,但是没有人成功过——你脑袋里会无可抑止的出现粉红色奇怪的大象。这个实验讲的是:你永远无法“不要想起”些什么。同样,你永远无法“逃离”些什么,直到你开始追寻些什么。

    只有某一天你突然把谁想起来,你才知道你已经把他忘记。

    所以,你无法逃离北上广,也无法逃离小县城。除非有一天,你主动愿意走出去或走回来。

    古典老师在超级个体专栏中有一篇关于《一二三四线城市的迷茫》中分析到:

    我们有很多去处去逃离,比如:二线城市、老家、国外……但如果你不知道你在寻找什么,世界之大,你都只不过在流浪。

    所以,你最需要知道的是大小城市,各自有什么好处。两者在多元化、压力强度、资源、宜居性、归属感等方面都不一样。只有明白了各自的好处,才能在不同地方真正过得好。在我看来,活得最坎坷的是——那些坐着拥挤的地铁在雾霾中穿行,然后进入一个不喜欢,也无可能性的工作,晚上再坐2小时车才能回家的人,却从来不参与任何一个冒险、聚会、沙龙、展览的人。他们沉默地承受了城市最操蛋的一面,却完全享受不到城市的美好——机会、可能、新鲜、多元。


    你永远无法停止逃离,除非你找到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

    最后。一句古话。“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 ”

    祝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在 不远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jyt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