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至少读1本书打卡854天
书名:《传习录上》
分类:经典
感悟:
最近上课比较多,输出比较多,今天在家休息感觉需要滋养,于是又拿出了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朗读了一个小时,啊,真是舒服。
今天我想分享这一段: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徐爱的话比较好理解,阳明先生回复的意思是:
如果在万事万物上追求至善,就是把义视作外在的东西了。至善只是心的本然面貌,只要通过“明明德”的功夫达到“精深专一”的境界便是至善了。不过,至善也从未脱离具体的事物。朱熹《大学章句》中说“穷尽天理而使得心中无一丝一毫人欲私心”的说法就颇为在理。
这段其实还是比较深奥的,尤其“至善”不仅是普通意义上的善,所以这段话应用范围可以很广泛,思考维度也可以无限延伸。
我们升维思考,降维举例,这让我想到昨天有刚开始学习设计课程想成为讲师的朋友,他们对于自己的课程很没有信心,总觉得没有尽善尽美,所以,没有信心拿出来讲和练。阳明先生这段话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至善”是我们心里应该始终有的内驱方向,但是不应该成为衡量所有事的标准,否则我们只关注有没有做到完美,反而忽略事情本身,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更何况,课程本来也没有完美,只有实践才能越来越好。当我们能够理解这些的时候,即使课程在呈现的时候真的出了些问题,我们内心始终坚守秉承心的本然面貌,也就不会有过分的懊恼和羞耻,而是坦然的明白这是正常的,只要继续努力即可。也许当心态放平,反而更容易呈现一个高质量的课程。
我也会有这样的时刻,所以拿出来与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