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相逢何必曾相识

相逢何必曾相识

作者: 饼干贝贝 | 来源:发表于2019-07-07 22:28 被阅读0次

        前人在表现音乐、曲调旋律之美时,就连天才李白都尽可能回避直接表现乐曲的部分,因为难度太大。有善于讨巧的,大抵取间接的审美感应来表现。只有《琵琶行》白居易第一次用诗的语言,以空前绝后的气魄,集中描写乐曲历时性的起伏变换旋律,包括演奏的动作和曲调的程序。正如 “初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具体到演奏动作和曲调名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里集中了繁复的听觉印象,表现了应接不暇之感。白居易的天才在于对赋体对仗的节制:恰当的对仗,右伴之以错综。从对称的句式,到连贯性的“流水”略带历时性的错综,使得这八句既有统一又不单调。

        前四句大珠、小珠和玉盘是以物质的贵重,引发声音的美妙联想。与“急雨”“私语”联系,就有了情感含量,对比之中逗起对应的情致联想。这几句以听觉的美为主,而后四句是视觉图画(花底流莺、冰下泉流)和听觉声音(莺语、幽咽)交织的美。种种意象叠加,引发美好联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潜在意识的积淀。

相逢何必曾相识

      不仅如此,白居易惊人的笔力还表现在正面强调了过程性,这是音乐与绘画的最大区别。他的伟大之处在于,用文字表现了音乐的连续性之美和停顿之美,而这种停顿,既无声音,又无图画,恰恰又超越了旋律的抑扬顿挫的连贯性之美。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他的突破在于,第一,从“冷涩”这不美之声中发现诗意,找到两个天涯沦落人的共同载体;第二,“凝绝不通”的中断里发现音乐美。声音渐渐停息,音符的空白却是情感的高度凝聚,声音的渐细渐微却是主体心理的凝神专注,且“幽”——听不见(愁)和“暗”——看不见(恨)为特点。通常情况下被忽略、沉入潜意识的空档,转入了内心凝神的体悟。“此时无声胜有声”才成为千古佳句,而且蕴含着哲理的停顿。停顿之所以有力,是和前面音响强烈的反差。而且若有若无的戏剧化停顿,又开启了下一个阶段的紧张旋律。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有声旋律出现的突然性(乍破、突出),增加了戏剧性的冲击力。贵金属的破裂和冷兵器的撞击,具有强烈的动作性,从而表现了旋律和节奏的动态,写进了骤然的停顿和突然再度掀起的冲击力。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第二次休止停顿,不但是响亮的,而且是破裂性的。这种破裂,不同于前面的渐次变化,是高亢而凄厉的。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除了音乐的结束,更有停顿造成的心理凝聚效果,听众被感染的程度并没有因此消减。境界是宁静的,恰恰暗示了一双出神的眼睛来洞察一切。

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把音乐写的文采华赡、情韵交织,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于无声中尽显有声之美,于长歌中间穿插短促之停顿,于画图中有繁复之音响,的确超凡脱俗,空前绝后。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文字摘录、有感于孙绍振《名作细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相逢何必曾相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fw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