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通论》读书笔记
作者:袁珂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2
一、原文
(《大荒北经》)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海外北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二、内容
两处虽然都是简短的记叙,实际上却都是气势磅礴的诗篇。我们看神话的构思多么宏伟:居然有这么一个巨人,忽发奇想,要和太阳竞走,要把最后发射光芒的太阳在日没处的虞渊将它“逮”住。他不仅是这么想,并且马上提起他的长腿,真个去追赶太阳,在北方的原野上作万里的奔驰。他已经看着要追赶上太阳了,一片耀眼的金光笼罩住他的全身,灼热的气焰烤炙着他,使他“渴欲得饮”。黄河、渭水两条河川都被他喝干了,口渴还是止不住。他正想跑到北方去喝大泽的水——那大泽,又叫做瀚海,在雁门山的北边,纵横有千里宽广,是群鸟孳生幼儿和更换羽毛的地方——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在中途口渴死了。临死时丢掉他手里的拄杖,马上变化作一片绿叶茂密的邓林(邓林就是桃林),满结嘉桃,给后来的人们解除口渴。
三、意义
这个宏伟壮丽的神话故事,它的意义安在呢?
说是夸父对光明和真理的追求,无论他怎样快步奔跑,发展的真理总还是行走在他的前面。他只能接近真理,却永远也无法牢牢捕捉真理。黄河、渭水乃至大泽的水源,无非都是表示探求真理所需要的大量知识。巨人感到口渴,虽竭河、渭而还不能满足他探求真理所需具有的知识。他死在奔往大泽的中途了,他没有达到探求真理的目的。然而他仍将手里的拄杖,弃而化为桃林,给世世代代追踪他的足迹而来的光明和真理的寻求者解除口渴。神话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巨大悲剧中涵藏的宏丽的图景:他鼓舞着我们为此献身的斗志,继世而起,嘤鸣相呼,前行不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