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事应该是无所谓好坏的,都是人们为其贴上了这样那样的标签。
老子说:“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老子也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人也应当像水一样,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才能真正的成长。
今天在看《绝非偶然》的时候想到一个问题:既然阿伦森等人本主义的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弗洛伊德的先定论(人的未来由童年和过去决定,无法改变)和荣格的行为主义是片面的、局限的甚至大部分是错误的,那么他们的著作就没有意义了吗?我认为当然不是这样,阿伦森也说过这样一句话:“虽然对作者的观点有异议但是爱这本书,这是一种美好的、甚至高尚的境界”。
于是最终我得到了一个启发:不要只是学习和简单的根据经验辨明是非,而要不断反思,用批判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这才是认真“研究”生活的体现。知道并且认为一个东西不对,不要尝试着让全世界的人都和你一样的想法,而要彼此尊重,保持自己的相对的稳定,并且永远绝不排斥任何可能的改变。
所以我决定先看人本主义的书,等到形成了系统、牢固且坚固的认识,再去了解其他不同的方面。我觉得在还没有长出翅膀之前就尝试飞翔一定是错误的。有了系统的、相对正确的认识这一双翅膀,再去辩证的思考,一定是一件很棒的事!
如果事物不稳定却要加入别的相斥的元素,只怕会迎来毁灭吧!
这个世界所有的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比如不能简单的说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子是好的,而在酒吧彻夜蹦迪的夜场女孩是不好的,这并没有可以比较的地方,只是选择不同而已,没有好坏之分,而人们的偏见却认为前者是好的。又走入了社会,一切像反了过来,大方活泼、善于待人接物的成了好的,而木讷、不善言谈的成了坏的,都是人们的看法一直在变,而事物本身改变往往是跟不上人们的看法的。
所以我想最好的活着的方式就是像水一样,不去抱怨遇到的处境,也不去批判和指责,只是做好“认识”这一工作,认识所处的环境并且尊重和顺应环境对应的规则,按照规则来行事,而不是凭借自己在另一个环境的经验来对抗环境。
水,纯洁澄明,包容并蓄,它的性质永远都不会改变,即使化作了气体,化作了云彩,化作了晨雾,水还是水。因为水的包容,所以水不会受到伤害,水遇到沟壑的挫折就绕道或是蓄力而攻;遇到斜坡或陡崖的顺境就顺流而下;遇到谷底或开阔的浅滩就化之为塘为河为海······
水不拒绝尘埃和沙砾,所以才能壮大。“水至清则无鱼”,是水的兼收并蓄才讨来了喜欢。
人可以比水更加机智,面对不同的环境,要不断更换态度,调整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学问不只是书本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本身就处处都是学问,与其抱怨世人的冷漠和世故,倒不如转换一种思维,在生活中学习,向一切的人的事学习,并且保持自己的纯洁。
像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很难的,好多人进入了一个环境,天长地久就被环境中的人同化,但是这也不能说“那个人变坏了”,变化本身没有对错,是人们的态度影响了对与错。
莲花之所以能够做到那样优雅,是因为它的叶子表面有一层“绝缘材料”,就像那些富人家的孩子永远也懂不了为什么会有人大学吃很便宜、自己看起来就没胃口的饭;一个画家未成名之前所有的画都要自己画,并且还要兼顾生活,成名、有钱之后却可以请一个助手,来照顾自己的生活和帮自己画画;影视剧中也经常有大哥让小弟做那些见不得人的事······
总之“绝缘”是不易得的,面对生活,不可能像接触电线一样与伤害绝缘。既然身处一个环境之中,就必然要和很多不好的东西进行正面接触,有的人就会改变。所以了解和认识、顺应规则,不改变自己的性质,这是一件很酷的事。
电影《熔炉》里有一句台词:“我们努力奔跑,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诚然,这个世界会有比《熔炉》里讲的东西更恶心的东西,此时再用尊重二字简直不能容忍。但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时候,人们经典的态度是:要承认和接纳,即使不承认,也不能表现,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试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就为你耳鸣!如果只是明哲保身,难免会同样遭到毁灭,那么,如果真的有那样的时候,绝不可以弯曲自己的气节,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