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玉,是个心思单纯活泼开朗的人,说话也很直接。
前几天她准备去工作,走之前来找我,说起她上一份工作时候的人和事。
小玉舞蹈跳得好,又活泼开朗,她工作的内容要跟小孩子接触,经常举办一些活动,出席表演,很受孩子喜欢。
他们部门人不多,这个城市的工作室刚成立的时候,除了总部派来的总管,她是第一个员工,也尽心尽力的教后来的员工,一切也都其乐融融。
直到来了一位女同事,就叫她H吧,H比较胖一些,穿裙子不好看,跑到领导面前说穿裙子怎么影响工作,把大家原本漂亮的小裙子工作服换成了普通的黑色T恤。
部门里只有小玉和H正规学过舞蹈,可是小玉身材好,性格好,很受大家喜欢,H总是在同事面前夸她:“哇,你跳舞好好看啊,怎么这么厉害,哎呀,你怎么这么优秀呢”。
别人夸奖你和H夸奖你感觉很不一样,一个是正常的夸奖一个像是......
不知是不是出于嫉妒心理,H总是在背后伤人却又表面一副崇拜你的样子。
一次她在别的部门说小玉坏话被拆穿,小玉很生气,当着多人的面指着她的鼻子就凶她,结果中午吃饭的时候,H竟然笑脸相迎要喂小玉饭吃。
从此,她不敢再针对小玉,因为小玉虽然不会锱铢计较,但她有事会直接说出来,谁做的就是谁做的,一定会清清楚楚的指出来,不会憋在心里,也不会搞小动作。
后来,H又和同部门的其他人闹矛盾,别人把她的大牌口红直接捏碎,她竟然跟无事人一样,什么都没说,直到放假回家后弄碎她口红的人才发现自己羽绒服上被马赛克笔划了好几道长长的痕迹。
不要把懦弱当成大度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寝室中的几个学生,每天欺负另一个男孩Q,刚开始的时候,Q每天打水、买东西,室友让他帮忙带,他总是很爽快的答应。
教室里同学们拿他开玩笑,他也从来不生气,也从不表现出自己的情绪。
室友们每天欺负他,什么活都干,都快成为室友的再生父母了,只有一个室友不欺负他,还经常和他一起干活。
终于有一天,他被逼急了,从家带了一把锤子,躲在门后,进来一个人就从后脑勺使劲砸下去,只有一个人幸免,就是那个不欺负他的人。
当大部人都觉得他是最大度的时候,他给了他们当头一棒,我不知道这个男孩的结局是什么样子的,但是这几条生命都注定无法完美的走完一生。
得寸进尺的人,没人会一次次让步;变本加厉的人,没人会一次次包容。
当你有能力反击而放过他就是大度,当你没能力反击,心中又放不下愤愤不平,那就是懦弱。
占了你的好处还要劝你大度
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在我们面前走马观花过了一遍,我们只看到故事表面的风轻云淡,却难以察觉故事背后的痛彻心扉。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做人要懂得宽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柴静说:
“宽容的基础是理解,你理解吗?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知。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宽容不是软弱,而是心存理解和善意。
有一些事在他人一句道歉后,我们都可以大度地说一句没关系,但是原谅是有设限的,可以原谅的当然会去原谅,不能忘记的也不要强求忘记。
你跟他谈钱,他就跟你谈情怀;你跟他讲原则,他跟你讲感情,这种宽容不仅是“毒鸡汤”或者“道德绑架”的问题了,简直就是一种对当事人的迫害以及对不明真相者的规训。
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站在自己的立场劝你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地跟他们一样这就像瘾君子想要拉着你一起堕落一样,他们脑子里根本没有客观的是非观念。
《奇葩说》里对“该不该原谅”的命题蔡康永曾这样说:
“这不叫原谅,叫做算了。我们活久了的时候,会觉得累,我们跟自己说算了。我们没有原谅对方,没有每一个错误都要求被原谅这件事情,世界上有那么多可恶的人,犯了可怕的错误,我们一一去原谅他们,我们不是圣人,做不到那件事,我们只是累了,所以后来就算了。岁月替我们把这件事情给撤销、抹除,不表示我们‘该’原谅,没有人可以逼迫我们采取‘该’的立场。”
王朔在《一点正经没有》里说:“他们都叫你学好,好自个使坏。”
你的善良要带点锋芒
善良,但是有锋芒,心软,但是有底线。
就像前面说的,如果小玉没有当面揭穿同事H,也许以后,H还会在背后变本加厉的诋毁她。
如果那个被欺负的男孩,能对室友提出的过分要求大胆的说“不”,也许不会产生后面的悲剧。
或许我们应该区分两个概念:当我们说“生气”到底是指表现出自己的不满,还是指内心受到伤害而影响心情进而影响决策能力。
若称前者为表达生气,称后者为内心生气。
该不该生气的讨论中总避免不了一个矛盾:我们生气就会影响心情,做出不好的决策,进而影响自己的生活。
可是如果不生气又会让别人觉得自己没什么意见,会让对方看不到自己受到的伤害。
但如果区分开这两种情况,那么事情就会很清晰:我们应该保持合理程度的表达生气,极力避免内心生气。
这样就能在表达自己立场的同时不会影响生活。但难做到一方面是人性使然,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
就像在多数国家中,蓝和绿是两个单词,但在非洲某个部落,蓝绿是一个单词,但对于几乎相同的两种橙黄色,他们却有两个单词。
实验人员惊讶发现此部落无法区分蓝绿色但能区分几乎一样的两种橙黄色,而普通人则相反。
因此,或许我们从今天开始,就给这两种生气起两个不同的名字,这样经过一定的时间,说不定能够给人以心理暗示:表达生气不一定需要内心生气,但可以让人感觉到我们也是有锋芒的。
很多人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别人,以大度去要挟别人,以善恶去混淆是非。
但是他们应该懂得一个道理:你若是不懂别人的苦,就不要随意劝别人大度。
对于伤害你的人,可以释怀的就轻装上阵,不能遗忘的虽不予报复,但起码可以铭记于心,携带而行。
我们可以让步,不能一直让,可以包容,不能一直容,我们不是救世主,也没有那么大度!
但是,工作惹你生气的时候,告诉自己要忍住,给钱的!
THE
END
作者简介:小火柴,一枚有锋芒、有态度、有温度、有底线的姑娘,负能量和正能量一样多,阳春白雪固然好,但有时候,下里巴人代表的才是生活最真实的模样。
小互动
你觉得大度的底线是什么?欢迎大家文章下留言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