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的秘诀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53204/6c1dc567c09d1640.jpg)
朱永新教授在《给教师的信》一书中讲到:教师成长要做到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我感受颇深,也受益匪浅。
专业阅读是专业成长的基础。
从事教师工作近20年,真正的专业阅读才是从2020年开始的。而之所以有了第一本专业书籍,也是缘于有了第一次专业交往,加入了省学带杨军辉老师的工作坊,共同完成了一系列坊内学习任务和省级课题。有了专业书籍,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结合教学实践写课例分析和反思,写课题相关的论文,的确感觉专业方面成长得很快。平生第一次认识到专业成长的意义,也意识到只有坚持专业阅读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53204/32771ceefe49089f.jpg)
短短的两年时间,我先后阅读了《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80讲》《听王君讲经典名篇》,曹公齐老师的《阅读教学教什么》,王荣生教授的《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实用文教学教什么》,朱永新老师的《给教师的信》,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的100种可能》《我的语文课堂》,肖培东的《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等专业书籍,同时也配合读完了周国平哲学系列书籍,毕淑敏、林清玄、王鼎君、汪曾祺、贾平凹、刘瑜、铁凝、迟子建、张亚凌、余华、丁立梅等诸多作家的散文作品。
朱老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专业阅读,让我们能够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有效的理论指导,实践,反思,改进,写作,从而促进专业的快速成长。
专业写作是专业成长的阶梯。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53204/d79c569f4b87b054.jpg)
阅读是输入,而写作是输出。以前总认为专业写作很难,一学期写一篇教学论文都懒于应付。自从阅读了相关的专业书籍后,我才慢慢意识到其实专业写作并不难。不过是将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及时梳理,将课堂发生的故事和课后进行的反思动笔记录下来而已。刚开始,不必追求篇幅的长短和理论的高深,只需坚持写好一课一心得,一课一反思即可。内容既可以是教育叙事,也可以是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既可以是对一堂课的设计,又可以是对课堂某个环节的反思;既可以是对教材某个板块教学内容选定的思考,又可以是对阅读教学方法的探讨……总之,只要你愿意思考,又勤于专业写作,你一定会收获专业成长丰硕的果实。这两年,我先后完成了《学名师的课,由加到减》《读书三养》《从纠正阅读去向说起》《<行路难>中的三处微设计》《浅谈对实用文教学的几点认识》《向远方》《依体而教,聚焦语言》《读品结合,由言达意》等近二十篇专业论文。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53204/c2e67702aa1639c5.jpg)
专业写作是专业阅读和教育教学实践的再深入,这样的写作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理论水平,也让帮助我们将专业成长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朱永新教师说,专业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则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而专业交往则是选择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的有效途径。
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学习,聆听名师讲座,与名师对话,听名师背后的故事,请教教学中的困惑,研讨相关的教学策略,学习名师身上所具备的积极上进、好学善思、坚持阅读和写作的教育精神,会让我们更加坚定教育的初心,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更加有效地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更加不敢怠慢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幸认识了曹公奇、闫妍、毛洁、李娜、田玲、杨军辉等语文名师,愿意以他们为师,踏着名师的足迹,坚持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一路远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53204/691f8347d15c84d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