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卡
昨天抽了时间把积分卡按照上周五与孩子们约定的样子修订了一下,今天不至于又一次的无所适从。当把积分卡打印出来以后,感觉还是有点宽了,巴掌不好拿,如果再窄一点,刚好能放在掌中的话就会更方便携带。每个孩子分发了一张,然后将里面的项目再一次给孩子们说了一下,强调了他们自己记录分数的选项,和让老师记录分数的选项,然后告诉孩子们一句话:不要为了积分而丧失了你的诚实,那是更珍贵的东西。也不知道孩子们能否听懂,但是相信纯朴的山里孩子,撒谎的因子还没有在他们的思想中生根。
积分卡这样一改变操作模式,直接的表现是:我闲下来了,每个孩子的表现当时就可以给孩子把分数打下去,然后他自己填上去。一整天,没有再出现孩子的热情得不到回应的情况,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积极的象步入轨道的火车,开始有方向的起步了。
一天运作下来,忽然发现,相信孩子真好,这个积分卡本来就是带孩子们实践人生,游戏一样的东西,目前所给孩子只不过是一个虚拟的分数,为什么那么的不慷慨,总是让孩子失望而去呢!还有,又何必非要老师来填上分数呢,如果孩子不感兴趣,即使老师来填分数,也增添不了积分卡的魅力;如果孩子本来就很有兴趣,他又怎么会去撒谎造假呢。成人世界里的污垢,真的很扭曲。所以,基本上每次的分数都已经超过了原来的规则标准,孩子得到极大的满足。看到他们那满足而简单的笑脸,其实别人的分数哪里有自己的分数那么值得关注呢!而老师,又何苦把孩子们引导入一个竞争的苦恶环境,没来由的增加心理负担,使简单而美丽的生活变的黑暗复杂。一整天下来,我没有给孩子们填一个分数,都是动动嘴,让他自己填的,原来计划是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对照积分卡进行一次今日总结的,遗憾的是竟然忘记了。
也许,我应该制定一个时间表,象课表一样,每天的哪个时间里要紧不能忘记干什么,努力使一切从我这里就是规范有序。
班级管理与语文课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本周开始进入课本学习阶段,前面以配套练习为依托的复习阶段结束。上周五的时候,给学生们布置了周末要进行“七步预习法”自学下一单元的三篇课文,做完的将自己的过程发微信视频或照片给我。结果周末只有徐玉婷、韩世瑞、牛彦霖发了学习的情况,看样子还是比较认真的;徐俐文在今天早上很早的时候应该是刚起床,匆匆拍了一张模糊不清的图片发在了群里,大概可以看到对课文有圈圈点点。其余的孩子都没有表现,也不知道究竟做了没有。
早餐之后的第一节课即是语文,匆匆吃完提前来到教室,看到孩子们都在做卫生呢,看到我纷纷给我打招呼,也不知道是谁第一个提醒了大家还是都记得这个茬。但是相信一段时间以后,每个人都会深入骨髓有这种礼貌的表现。给孩子们积极回应了,并对他们今天早上能够主动在下课时间打扫卫生给予肯定。
等孩子们收拾好落座,对他们说:今天孩子们表现都不错,每个人都会对自己负责的卫生项目进行打扫了,那么今天的卫生分项每个人2分。孩子们满脸欣喜。又对孩子们说:如果今天出门就开始记得给第一次见到的每一个人打招呼并且真的打了招呼的,每人给自己的礼貌加2分,明显有个别孩子一脸的闪烁。告诉他们诚实很重要,今天没记住,那么明天不要再在这个方面失分。然后进入今天的语文课。
首先是将今天要做的事情板书在了黑板上,给孩子们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对周末的学习情况就我了解到的情况对孩子们进行通报,再一次鼓励大家周末在家要积极的去完成学习任务。鉴于要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今天改变了一下语文课以往的上课模式,不再是我来检查孩子们的预习情况,而是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自已检查预习情况。先是一起回忆了一下老师上课时如何检查的过程,然后就放开给了孩子们。
其实这个应该算是分组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但最初真没考虑什么合作不合作,只是想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效率,便用了。其实我们用心的学习,每一点知识都累积成我们行为的支撑库,当我们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时候,便会合理优化的应用了。
孩子们一下子都向小组长围去,因为小组长都在最后一位,所以大家一下子挤在了一条线上。给他们调整了一下,变得错落有致,然后孩子们便开始了自我的一种检查。在过道里巡回检查了一下,发现孩子们还真是认真,每一个人都调动起来了,比起我一对多的上课模式,每个孩子明显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度。时间进行大约一节课的时候,他们的检查已经完成,因为今天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我想》。于是每个小组去询问了一下他们组里检查到的预习情况,与他们平时的表现相符,但没有完全没预习的孩子,也不知道是因为这是第一课还是他们真的都预习了。明天课上再看真实的情况吧。
“七步预习法”的第七步是提一个问题。各组询问了一下,那些平时爱读书的孩子提出的问题基本还可以,而象赵婧婍这几个语文能力差点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象肓人摸象一样让人不知所谓。这个环节还是不能放松,要对孩子们提的问题进行点评,不能让这种提问题的方式误导学生。因此这个环节便每个学生说说自己提出的问题,然后点评一下,可以回答的就让同学们回答。
之后,专门就预习的第六步进行了讲解。这一步是找出文章中的特殊句式。在上一周讲到配套练习的时候,归纳了目前需要学习到的六种句式: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夸张、对比。有些孩子比较敏感,能够发现课文中的特殊句式,而大部分孩子则比较肓然,显然这个能力还是处于未开启阶段,今后一段时间要进行加强,直到形成习惯。
因为上彩虹花晨读养成的改写诗歌的习惯,因此学生们完成这一课课后题的改写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布置中午进行改写,学生们几乎都完成了,尽管表现各不相同。
可怜的孩子
下午,徐玉婷拿着一本生字本来交,但是她的已经完成了。一问,她说徐俐文害怕我,不敢自己来交而是交给了她。让人有点哑然。回想一下,这一学期开始到现在,是没有对学生进行过体罚的,辱骂也没有。但是对徐俐文,在近期表现出极大的失望。因为他经常性的答非所问,所以常常冷不丁让他说说刚刚老师讲过的话,而他大部分时候只是茫然的望着我。而这个,让我对他表现出的失望更加严重,说实话,我这里的出发点是激发他能够认真听课,并不是真的厌恶他,没想到在他的心灵里竟然变成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他竟然不敢面对我。
让徐玉婷叫他自己来。徐玉婷走了,我的思想却停不下来。细细想一想,这可怜的孩子,也许他是真的理解能力太差了,许多我说的话是真的不能理解是啥意思,所以讲课对于他来说,只能对那些非常简单的词汇产生共鸣。也就造成了如果让他重复一下老师的话,他只能是一脸的茫然了。如果我的方式继续下去,对他造成的伤害也许会更大,甚至严重过体罚和粗糙简单的对待。今后要改变一下了,学习不应该沦落为产生恐惧的手段,哪怕我是无心的。
无心?对待教育的负责态度,就与无心是天然绝缘的。徐俐文的表现,让我再一次深刻认识到,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脆弱不堪,站在他们的角度多想想吧,不要让自己的行为在“无心”中造成深深的罪孽——老师的行为,都将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埋下烙印,尤其小学生,他们的纯洁宛如待填写的一张空白的纸。
![](https://img.haomeiwen.com/i7485607/78aca3a50bf69512.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