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尖上的课堂

作者: 甘肃肃南大泉沟学校尚晓军 | 来源:发表于2017-07-23 11:16 被阅读40次
    针尖上的课堂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泉沟中心小学坐落于祁连山北麓。学校占地面积25013.33平方米,建筑面积1670平方米。大泉沟中心小学是马蹄教育教学的发源地 。1930年,“东五族”老人王当智在大泉沟创建了第一所初级小学。1958年,马蹄区在大都麻设立一所全日制小学,将其与大泉沟学校合并在一起。1960年,大泉沟学校整体搬迁到马蹄寺,1961年又搬回大泉沟,并设立初中。现在,大泉沟中心小学为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附设幼儿园。

    针尖上的课堂

            一、甘肃肃南地区民间刺绣简介

            刺绣是民族文化百花园的一枝奇葩,尤其是肃南地区,刺绣更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刺绣的种类

            1.宗教用品;

            2.辫、筒、腰带、钱褡、围肚、鞋、袜、针扎、荷包、枕、顶;

            3.头箍、热罩、耳套、衣领、口袋、披肩、筒袖、手套、裤带、背花、帽花钱包、笔包、书包、烟袋、眼睛盒、褡裢、桌布、桌裙、炕围、门帘等。

            (三)刺绣的绣法

            民间刺绣渗透了无数妇女的聪明智慧和美好的愿望,十指春风,充满了炽热的生命力和美好的情感。民间刺绣的绣法比较多,按当地的叫法,有平绣、盘绣、锁绣、网绣、拉绣、垛绣、辫绣、堆绣、剪贴绣等。综观这些绣法,根据民族的不同,绣品的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就用相应的手法达到内容与形式,民族情感与表现手法的统一。

            (四)刺绣的特色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众多的民族成份,深远的文化传统,形成了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这些艺术是各民族在长期融汇交流过程中升华而成的思想文化结晶,于是民族刺绣就出现了自己的特色。

            (五)民族特色

            民族性是肃南民间刺绣的显著特点。如藏族、裕固族、蒙古族、土族由于信仰藏传佛教,他们的刺绣多反映“八宝”和吉祥如意等内容。藏族刺绣装饰性极强,许多图案巧妙地组合成互相缠绕,互相纽套的谐调布局,反映出团结友爱、互不分离的民族性格

            (六)地域特色

            地域环境对刺绣的形式和发展起着很大作用。草原牧民的刺绣以夸张的造型、庄重的色彩、泼辣的笔触、强烈的对比、粗犷的线条,展现出豪放的民族气质;农区刺绣不但种类多,而且讲究构图饱满,形象生动,浑厚朴实,并以做工精细而著称。

            (七)艺术特色

            多元的构图:主要有严密规整性、均衡对称性、夸张性、装饰性等。艳丽的色彩:用色无拘束,十分大胆,对比强烈,色彩鲜明。

    针尖上的课堂

            二、教师简介

            尚晓军,男,生于1971年12月,中共党员,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泉沟小学教师。担任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语文、思品、美术教学,同时兼任学校后勤、会计、工会、党政廉风建设、学生资助、刺绣社团等工作。23年来,他始终没有离开过这片故土,为大山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着他的一切。他多次被评为各级各类优秀工作者,所带班级多次获各种荣誉称号;撰写的论文分别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并获奖;2015年由他主持研究的课题荣获张掖市第十一届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2014-2017年,连续三年被“鹏博助学协会”评为优秀教师。生长在草原上的尚晓军老师,从小深受家乡民族文化的熏陶,对家乡民间文化有着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家乡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浓厚的感情和向往。他钟情于祁连山牧场上的刺绣艺术,他认为这是一种能够代表草原文化底蕴的艺术。

    针尖上的课堂

            三、传承与弘扬

            传承与弘扬一一寻根溯源

            祁连山区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草原,这里的刺绣题材技艺精深,蕴涵着独特浓郁的地方风格。然而,长期以来,却得不到保护,无法传承与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他认为,把这种传统的刺绣手工艺引入课堂教学,从娃娃抓起,在少年儿童中加强民族传统艺术、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更好地继承和抢救这种面临失传的珍贵手艺。因此,他常常走乡串户,抓住有限的课余时间去寻找专家、拜访老人或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出外游览或培训期间,他喜欢到民族工艺品点逛逛,看到好的刺绣作品,他就对其进行拍照,询问出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去学习他所钟爱的刺绣,因此,同事和家人常说他是“刺绣迷”。

    针尖上的课堂 针尖上的课堂

            传承与弘扬一一参观学习

            他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陈列馆,培养他们从小懂得地域文化、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从小懂得艺术来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的道理,他觉得,只有这样,民间工艺才能不断拓展,民族传统文化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他和他的孩子们,利用空闲时间,常去刺绣合作社、博物馆和刺绣老人家中进行参观学习。“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多次的学习总结,不但使他本人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也为“刺绣课堂”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更丰富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开了学校“刺绣文化进课堂”的先河。在他的循循善诱下,学生们都具备了一定的刺绣功底和掌握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在学校的刺绣展厅里,学生的刺绣作品种类繁多,色泽鲜艳,堪称是一家独具特色的民俗绣艺馆。人们也把这个刺绣展厅亲切的称之为“针尖上的课堂”。

    针尖上的课堂

            传承与弘扬一一专家引领

            为了更好地巩固刺绣成果,提高刺绣技能,也为了孩子们能学到更专业的刺绣技能,他经常请“飞天刺绣合作社”刺绣专家韩雪琴或当地有名的刺绣艺人、刺绣老人,到学校为孩子们进行刺绣知识讲座或指导孩子们进行刺绣。在专家和民间艺人的指导引领下,孩子们的刺绣技艺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针尖上的课堂

            传承与弘扬一一言传身教

            尚老师对孩子们总是那么亲切、热心。除两周一小时的刺绣课外,课余时间他也在指导孩子们进行刺绣,一些喜欢刺绣但没有加入社团的孩子,也会参与其中。他的同事们也时常看到他手把手教孩子们学习刺绣的场面或在夜深人静时设计图案的辛苦。学习刺绣和研究刺绣的过程虽说充满艰辛,但看到孩子们在他的指导下,愉快地刺绣,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他感到无比快乐,他知道他的辛苦没有白费,同时他也为本民族传统文化后继有人而欣慰。

    针尖上的课堂

            传承与弘扬一一合作交流

            在尚老师的刺绣课堂中,时常能看到孩子们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场面。由于学校学生少,社团多,学校决定,社团的孩子由学校直接分配,每个孩子只能限报两个社团。因此,刺绣社团的孩子来自不同班级,大到六年级,小到幼儿班,针对这样的现状,尚老师引导孩子们进行“传、帮、带”。课堂中,大孩子为小孩子穿针引线、指点迷津的感人场面处处可见,孩子们时常聚在一起评比作品和相互切磋的场面也是屡见不鲜。

    针尖上的课堂

          传承与弘扬一一硕果累累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刺绣文化进课堂”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教学活动也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他让流传在祁连山区的众多民族刺绣工艺文化得以结合,为民间刺绣工艺注入了新鲜血液,形成了独特而富有生机的教学模式。他早年间培养出的学生,成长起来,成了草原上刺绣手工艺的新生力量。他们用自己精湛的手艺,创造着社会财富,同时,他们的技术也用来反哺学校的刺绣课堂,形成了刺绣艺术的良性循环局面,许多学生走向社会,都成了当地有见识、有文化的刺绣能手,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刺绣展厅中的作品也是琳琅满目,越来越丰富。有了一定的成绩,但他仍然在思考着如何推动“刺绣文化进课堂”再上新台阶。

    针尖上的课堂 针尖上的课堂

            2017年3月,他受到了兰州晚报记者雒焕素的采访并发表了相关报道《肃南孩子王的绣花生活》,被多家公共媒体网站转载,报道称:“刺绣文化进课堂,能够使学生的动手、写作、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民间文化的感情,增强、提高了全民保护民间文化的自觉性”。2017年6月他顺利进入“桂鑫.南怀瑾乡村教师奖”候选人名单。

    针尖上的课堂

          四、展望未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尚晓军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座右铭。二十多年的深情求索,他依然不改初心,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始终站在挖掘传统文化这一块精神高地上,守望着自己的理想,守望着“针尖上的课堂”那个甜美的梦,谱写着一曲人生平凡而卓越的乐章!

    针尖上的课堂 针尖上的课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张海波_:尚老师,昨天还不太了解你加班的原因,今天读了这篇文章才了解,你真的太棒了,身兼数职。
      • 张海波_:尚老师,昨天还不太了解你加班的原因,今天读了这篇文章才了解,你真的太棒了,身兼数职。

      本文标题:针尖上的课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fp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