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上周末,收到了来自远方朋友橙橙的一份礼物,是一本书,准确的说是一本打扮特别走心的书(有生命气息的牛皮纸、自然风干的雏菊、新鲜摘下的叶子)。
记得一年前,我在橙分享的一篇文章下留言,希望收到一份这样的礼物,没想到,这份盼想如约而至,自然的不带有一丝刻意。
这也是第一次有朋友赠书给我,我赞同橙说的:“有适合送书的朋友,真好”。当我拿到这份礼物,犹如一个孩子遇到天上下糖果,兴奋又感动,既迫不及待又小心翼翼。
橙告诉我,这是她很喜欢的一本书,她相信我也会喜欢。事实证明,她说的是对的,这种彼此呼应的契合还是很美妙的。我真的爱上了这本书,就像喜欢当初的《小王子》一样。对我的感觉而言,《雾中的刺猬》在某些层面和《小王子》是类似的,在富有诗意的娓娓道来中蕴含着淡淡的哲学意味,充满了各种象征意味的存在,这些象征看上去既明确又隐晦,让你忍不住一读再读,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体会故事本身,感受书中深远的柔情。
因为橙的提醒,因为不想让自己的体验受限于他人,我忍住没有看导读,直到敲下这篇文字,导读还是放在那里,我希望真实的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不管结果有多糟糕。
为什么这本书有让我爱上的感觉?因为看了三遍,居然没“看懂”,脑袋里空空的,找不出一个准确的词或者一句话去表达它,有一种哲学的意味,表达不出的融入感。就像遇到了一个喜欢的人,想要慢慢去感受他的好。
除了这本书本身所带来的惊喜,它给我带来的最大的一个体悟——忠实于自己的感受。遇到一本好的绘本,总是想迫不及待的去看到它的好,这种带有某种功利的急迫,再加上由于自身能力的有限,于是便把希望寄托于他人的理解——翻看导读以及网上的书评,从而“获取”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但事实证明,当你总是试图寄托于他人的理解来发现美好,你也就丧失了自己的想法,失去了更多“看见”的可能性。虽然“看不懂”,但就是这份不懂,才提醒我需要一遍一遍的去看,放下心中想要看到更多的执念,完全的投入到故事本身。慢一些,再慢一些。
以下的记录完全源于自己的初感和突然的灵光一闪,无关对错,真实就好。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这是发生在雾中的一个故事,准确的来说,这是每天都会上演的故事,但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雾”,这一天开始显得与众不同。
“每天晚上,小刺猬都会去小熊家数星星”,初次阅读,便被“每天”这二字戳中,“每天”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能让你每天坚持穿过田野去陪伴数星星的人,这个人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小熊坐在左边,他数着右边的星星;小刺猬坐在右边,他数着左边的星星,画面是如此的和谐,虽然没有太多的对话描述,但可以感受到小刺猬和小熊此刻内心的静谧与喜悦,定格住的美好让你不忍心去打破。
每天晚上,小刺猬都要穿过一片田野才能去到有小熊的地方,又是同样的一天,小刺猬像个独自闯世界的孩子一样,一边走一边凝望着星空,丝毫没有发现身后的猫头鹰的尾随,他自言自语、他与枯井聊天、他想象着与小熊见面时的对话……对于他来说,时间犹如一个圆圈,哪儿也不去,安心的处在每一个当下。直到看到白马,带着“白马在雾中躺下来睡觉会不会呛着”的疑问,他走入了雾中。
我试着把自己想象成小刺猬,随他一起进入朦朦胧胧的雾中,感受着他的感受。因为看不清,所以屏住呼吸,打开身体的所有感觉触角,小心翼翼地接受着周围的信号。
偶尔掉落的枯叶、远处巨大的声响、掠过的蝙蝠、闪着白光的夜蛾、突然探出头发出乱叫的猫头鹰……这一切的一切,对于雾中的小刺猬来说,都是陌生和警觉的,就像一个受惊的孩子,紧紧的缩成一团,护着自己的脑袋,丝毫不敢乱动。
然而远处小熊的呼唤声、摇曳着微光的萤火虫、好心的大狗,这一切一切的存在也逐渐安慰了在雾中独自前行的小刺猬。他不再受惊似的害怕,当他落入河中,他没有太多的惊慌失措,而是随遇而安,顺着水流飘下去……此刻,他仿佛看到了白马的脸和远处传来的三角琴声……心中满是安定。
此时此刻的他,内心经历了怎么样的变化呢?是因为那不断浮现于眼前的白马给了他力量吗?我想或许是的,对于小刺猬来说,白马的存在犹如一个虚无缥缈却又真真实实的存在。我试着想象,将自己放在类似的情境中,一片漆黑的夜里,我独自前行,虽然什么也看不见,但我的心中一定是有着某种信仰,或许是一道光、或许只是一个信念,这种抽象的信仰指引着我勇敢前行。即使当我走出黑夜,也会如小刺猬一样,想念着那个黑暗中给予我力量的存在。
故事的末尾,小熊与小刺猬的对话,一切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虽然每天夜晚都在重复上演,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内心最强的归属感,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每天夜晚如约而至,说着同样的话语、陪伴着彼此数星星!
雾中的白马在雾中做着什么呢?我们不知道也无需想明白,因为他不会消失不见,当我们身处某些境地,它仍会出现。
夜空中,星星闪闪发亮,猫头鹰还在和枯井百无聊赖的聊着天,是因为好玩吗?还只是因为他寂寞了?
这是《雾中的刺猬》第一篇,后续还会有新的感受,再继续补上,也欢迎大家看完之后一起留言讨论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