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集体情况》一节,首先提出老师不应该占用集体时间处理学生的个人问题,那么如何应对课堂上学生的干扰行为呢?关键的一点是老师多用行为少用说教和唠叨。这里有一个案例,大致情况是卢擅自挪动哈尔的外套,哈尔向老师举报这件事,还没等哈尔说完卢就否认不是他干的,显然此地无银三百两。但是老师并没有批评卢,而且让他俩去教室在商量好外套的事情,解决了挂外套问题后再进来学习。后来他俩挂好了外套,安静地学习去了。老师没有费任何唇舌。这里作者特意指出,会有人不赞同老师的做法,因为明显卢犯了错,哈比作为无辜的“受害者”却被要求和卢一起出去,这不公平。抱这样想法的人显然把老师放在了法官的位置上,然而解决矛盾和判断是非是不一样的。在这里,并不是指出了谁对谁错矛盾就解决了,卢不是不知道自己错了,但他还是挪了哈尔的外套,这一点就说明指出错误是无效的。人际关系的问题中,判断孰对孰错有时候反而是对关系有害的,如果老师惩罚了卢,并不能改善他和哈尔的关系。老师清楚地认识到,他要处理的是事件中的人际关系,所以他采用了正确的方法,进而改善了两个男孩之间的关系。
这个案例对我启发很大,老师想当然地以为学生发生了矛盾一定要弄清楚是非对错,让错的同学道歉或者受到惩罚,就算圆满解决了。事实上,这样的解决明显是治标不治本,孩子们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人际关系,改善了关系才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也让孩子们从中受益,学会如何处理矛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