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067 BY刘璕
国庆节前写过一篇《番茄工作法图解》的书评,基本是照本宣科。依据“化书成财”的理念,实践才更有价值,于是动笔写写这4年来我践行番茄工作法的一些心得,与大家探讨交流,丰富我们的番茄家族案例库,现身说法佐证其科学实用性,以期影响哪怕身边小众人群摆脱不当时间管理造成的工作低效、生活混乱的状况,以此为记。
本文预计用2个番茄钟的时间完成,因为是关于番茄工作法的践行文章,用番茄钟的形式完成此文便是对番茄工作法“管用好使”的最佳注解。所以本着严谨、务实、和盘托出的心态毫无保留地和大家探讨,希望能碰撞出更多的智慧,获得人生三大自由之时间自由。
缘起
“番茄土豆青蛙”顺口溜,源于我在2013年组织公司时间管理的内训,彼时我基本阅读了市面上的第N代时间管理、华为时间管理、GTD等著作,也看了不少的视频、文章,跟着国内实践时间管理的大咖、GTD等践行者学习,把其貌不扬的小番茄放首位不仅是符合字符优先的顺序,更多的是与番茄钟是一项百搭爆款,人人必须入手的标配工具密不可分。
工作10年以来一直都有写工作日志和周报的习惯,从2013年开始我也在日志中加上了是否青蛙、番茄钟数量等类别,也向部门同事推广,也教会司机写日志,同级部门主管也向我索要模板指导其下属开展,我想这是番茄钟的魔力使然。
一、理念先行-WHY
我一向秉持行动前,先统一思想,思维和理念先行,思维到位才能指挥行为,使命必达。先解决正确的心理认知能力,你要相信自己应该并且能够提高时间效率。
我们只是用时间管理培养一系列的能力,比如像制定目标的能力、制定计划的能力,培养良好工作习惯的能力,以及处理多任务的能力等等,只有把这些能力都逐步培养掌握之后,才能真正具备有效时间管理的能力。而番茄工作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能够让你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减少拖延,从而更好地掌握时间。
2、帮你专注地完成任务,实际上就是帮你掌控生活。当你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你就能获得比别人更大的成功率。
二、番茄钟是什么WHAT
一句话描述:列出每天工作任务,并分解成为一个个25分钟的任务,然后逐个执行完成。
一句话推荐:番茄工作法是一项百搭爆款,人人必须入手的标配工具。
番茄有益身心健康,多多益善。在这里需要从更广的维度了解时间管理的思想流派,以便更清晰地定位番茄工作法。时间管理的流派主要分为高效派和精简派,高效派以博恩·崔西的时间管理课,GDT方法、番茄工作法为主。主要的侧重点是在讲用哪些方法让生活更有序,从而实现组织高效。精简派,他们认为不用做那么多事,只应该做更精要更重要的事情。像《精要主义》以及《简单思考》这样的书,它们都是这种精要思想领域下的呈现。
对于时间管理初学者的建议
先高效再精简,毕竟掌握这样高效的方法、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你在这个领域有所理解或者是掌握熟练以后,就建议去阅读“精要”这个领域的方法,因为这时会陷入到越有能力做的事越多,反而越忙碌的状态,而精要主义的理念就能帮助你应对这种问题。
就我本人而言,是一枚期望过上又好又快、踩好单车、动态平衡的职场妈妈,目前还是处于效率时间管理的阶段,还远未达到精益时间管理(少做事,less is more),所以独爱番茄钟,不仅厨房有,书房有,还买来送给12岁即将小升初的侄子,他也开始践行,而我女儿也开始按照mini番茄钟开始专注看书、玩乐。
在这里建议12岁以下的小孩子的mini番茄钟时间(分钟)参照年龄*2的原则
读到这里,大家大致明白番茄工作法的江湖地位,以及为何成为人人必须入手的百搭爆款标配工具了。
三、黄金圈法则之HOW
1、将待办任务清单拆解为番茄钟任务表
我本人是在日志中加上番茄钟数量,有无打扰等栏目,把大任务拆解为番茄钟,有效化解大任务带给人的压迫感,缓解拖延症;以一个标准的番茄钟计时,能建立完成一个任务要花多长时间的“时间概念”,从而有效反馈工作效率。
2、专注工作,沉浸引发心流。
2.1用倒计时的方法,巧妙地调动了人们的紧迫感,提升了专注力。
2.2记录被别人打扰的次数,无论是内部打断还是外部打断,番茄工作法都着重强调要保证在25分钟的时间内专注做同一件事情。
比如我刚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被一同参加妈妈英语训练营的初中同学打断,属于典型的被外界因素打断。番茄工作法要求用告知、协商、计划、答复四个步骤去解决。于是在早上的宝贵时间,我告知其我在忙报告,协商约在下午交流心得,于是继续我的番茄钟,再完成后续步骤。
[心理学知识点:心流]
心流是人们全身心投入某事的一种心理状态。如艺术家在创作时。人们处于这种情境时,往往不愿被打扰,即抗拒中断。心流状态被打断后,重新进入心流状态,需要10-15分钟时间。
3、休息
番茄工作法特别强调休息的作用,学会休息才能形成工作休息的节奏感,保证大脑有精力完成后续的番茄钟。高效工作的大脑,会丧失全局思考的能力。
就我实践4年经验而言,25分钟一定要休息,哪怕上个厕所,和保洁大姐闲聊几句,千万别过度使用意志力。意志力就像充电宝,可别即插即用,也像农民伯伯种庄稼一样,别野蛮开荒压榨式使用肥沃的土地,需要进行间歇性套种,产量才更高。
4、记录回顾
预估的工作时长和实际番茄钟进行对比,找出差距的原因,把经验和总结应用到下一次的番茄工作法中,持续改进。
到后期我基本能估算25分钟,误差不过1分钟,当我感觉差不多的时候,拿起手机查看,不过20秒,潮汐的结束声音就响起。也就是有了自己度量,番茄钟已经内化成肌肉记忆。让我有点理解《奇特的一生》一书中时间管理的奇人柳比歇夫机械记录时间的超级技能了。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做得太少,在一瞬间就从量变到质变,需要量的积累。但很多人都想走捷径,而我笃信“慢以致远”傻傻坚持的职场生存法则,正如多年前一直坚持听BBC,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居然能流畅听懂BBC了,不需要像大多数中国人那样需要“思维翻译”和反应的时间。
5、工具推荐
一款即可,番茄工作法归类于效率派,但我们在选择工具上应该遵从精要派,同类软件一款即可,适合自己的就好。初期我使用番茄钟,后续我结合使用过两款番茄钟APP,现在我常使用的是“潮汐”。践行伊始,我受众多达人推荐使用了forest,不忍心一棵棵小树枯萎的游戏让我累积了上千分,吃了几百个番茄钟。
潮汐有白噪声,海浪声,这是让放弃forest的原因之一。其二是有灵活多选择的番茄钟时间,不像foreat只有2个选择,只能机械执行,潮汐更加灵活人性化。听起来很奇怪,其实背后全是心理学的支撑。此前,我以为我也像毛主席那般可以做到充耳不闻在闹市专注读书,但近段时间看了本国外效能类的书籍《如何学习》,作者本尼迪克特·凯里,《纽约时报》顶级科学记者,终于找到了正确注解了——传统的学习观念认为,学习就要找一个固定的安静场所。但是作者的建议恰恰相反:学习的时候多换几个场所,会帮你把学到的东西记得更牢。而潮汐的白噪音、番茄钟的滴答声都是这样的原理,我想正是深谙此道,番茄钟才大卖、而我也选择潮汐这款APP。
6、如何用番茄钟完成此文
我在工作间隙,也就是番茄钟的休息时间5分钟,碎片化思考这篇文章的框架,而不是提笔就写或者说用一个番茄钟时间25分钟构思框架。
灵活使用番茄钟,工具是为我们服务的,不要机械使用25分钟,哪怕潮汐也有可选的番茄钟时间。比如我昨天写大纲,早上时间紧,任务重,职场妈妈的一大通病,于是我就设定了10分钟的番茄钟完成框架和一些只言片语的随意书写。而今早再用2个番茄完成记录、整理工作。第一个番茄钟写本文时出现了心流,我舍不得中断离开,想一鼓作气写完。但我还是严格执行,去厨房利用5分钟休息时间做方便早餐。最后一个番茄钟完成整理、调整、检查工作。1小时完成此文,妥妥滴。
这是我近4年来傻傻坚持“食用”番茄钟,离自己梦想越来越近,也希望自己能笔耕不辍,能写到杨绛先生90岁高龄,和更多的朋友分享工作、生活的感悟,和大家共同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