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
陈信宏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年版
一点句子
注:句子的选取以编者的个人喜好为依据,仅供参考。
1.也许我们的祈祷永无回应,也许彼此的心灵永难沟通,如果上天对我们还有些许怜悯,难道我们不能期盼再一次邂逅中与心仪的王子或公主不期而遇?。P1
2.“唉,我一点也不愿意出行,”“更讨厌回来,我真是患了归来恐惧症。每次离开一段时间,就总担心我不在家时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要么水管破了,要么工作丢了,或仙人掌死了。”P3-4
3.惟有生命走到尽头,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的爱之所在。P4
4.如果上帝不掷骰子,我们肯定无法与命定的爱人相会。P9
5.我骤然觉察到爱的降临,就在她开始讲起一个显然会是漫长而乏味的故事后降临了。……这是完全理想化的一刻,产生于一种无可理喻的感情的烂漫。P14
6.然而我们只有在不了解心仪之人时才会跌入爱河,最初的行动必然建立在茫无所知的基础上。P18
7.无论我多么恼怒进展的搁置,我还是明白是情绪要保持不予言说的状态。P19
8.(关系中)没有平衡,认不清自己,或不明确自己相信生活中获得什么,或什么都不搞清楚,我想这就是痛苦的源泉。P29
9.充满自信的去吸引我们不感兴趣的人是非常容易的;欲望中包含的郑重成分组织了爱情游戏所需要的漫不经心;从心上人身上发现的完美所产生的吸引力又会引发我们的自卑感,这些都是爱情中具有反讽意味的事情。P33
10.爱情迫使我以心上人的眼光来观察自己。不是问:我是谁?而是问:对于她来说,我是谁?在思考这些问题时,我自己不禁感到毫无信心和失去主见。P34
11.人类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本领:自身能够离析为二,能够一边行动,一边站在那里观看自己的行动——从这个分裂中,反省出现了。P50
12.当我们从单恋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爱恋的人(一个天使),想象和他们厮守在人间天堂的无限幸福时,我们易于忽视一个重大的危险:如果他们开始回应我们的爱,那么他们的吸引力也许很快就褪色消逝。P55
13.我关注的是去爱而非爱。如果说我注重的是前者,那么也许是因为被爱在两者中总是更复杂。丘比特箭的发射比接收更容易,给与比接受更轻松。P58
14.只有当人们知道自己是另一个人的所爱时才会既欣喜若狂又惊恐不安。P59
15.西方思想中有一个悠久而阴森的传统,这个传统认为爱最终只能被认为是一种无法得到回应的东西,是一种倾慕,是马科斯兄弟崇拜者的行事;看到爱情得到回报的可能越渺茫,欲望就越旺盛。根据这个观点,爱只是一个方向,不是一个地点,达到目的,拥有被爱之人后则会自行销蚀。P67
16.司汤达相信,只有在害怕失去心上人的基础上,爱才会产生。P68
17.“最难得到的人是你最喜欢的人,也是最容易增强你激情的人。”——丹尼斯·德·罗杰蒙特。P68
18.情人们除了徘徊于渴望和烦恼两极之间,别无他途。爱情没有中间地带,只是一种方向,它所渴望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物。P68
19.真正的爱情(恰恰总是诞生在我们知道之前)与常情背道而驰,不断增加的了解,既可能是一种吸引力,有可能是一种障碍——因为它使乌托邦与现实发生危险的冲突。P72
20.它提醒我们,因为在找到令人欣喜的共性时也要面临危险的分歧,所以了解一个人并不总像一般认为的那样,是产生共鸣的愉快的过程。P74
21.在每一个爱情故事中不是都有这样的时刻吗?寻找反映自己思想的眼睛,结果却(悲喜剧)完全相反。P74
22.伴着对心上人的更多了解随之而来的失望,如同期初谱写了一支完美的交响曲,而后又在音乐厅倾听一个完整的交响乐队演奏这支曲子。尽管我们听到很多构想在演奏中实现了,但仍然注意到一些细微之处不如我们所愿。P75
23.当个人的判断被推广,使其为女友或男友(或者整个国家的公民)接受之时,当我认为这很不错成为我认为这对你来说也很不错时,这种从个人观点扩展到众人共识的举动实乃一件专横之事。P87
24.当两人不再能把差别化解成玩笑,那么这就是他们停止相爱(或至少不再为爱的维系做出较大的努力)的信号。P92
25.美丽毕竟不是可以通过说服别人来接受的啊。P95
26.美丽并没有恰当地符合比例的数学原则,美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正是可能使自己显得丑陋的地方。美丽也许需要承受与丑陋共存的风险。P99
27.爱情是一个孤独者的追求,爱情至多只能被另一个人——被爱的人——所理解。P115
28.怀疑一张桌子的真实性无关紧要,然而怀疑一个人的爱情是否合理却令人痛苦不堪。P121
29.与哲学家对真理的怀疑和探求不同,他们宁愿错误而爱着,也不愿意怀疑而无爱。P122
30.我不是不想要你,相反我担心只想要你而完全失去自我。P124
31.也许我们真的并不存在,知道有人目睹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也许我们并不能诉说,知道有人能理解我们的语言。从本质上来看,只有被人爱恋时,我们才真正获得了生命。P135
32.爱似乎为两种个性消融所束缚——生活在众目睽睽之下的个性消融,存在与孤独寂寞之中的个性消融。P137
33.他人对我们行为的反应就好比一面镜子,因为它折射出的是我们自己无法认清的自己。他人给予我们自身无法捕捉的东西,给与我们身体有形的意识,给予我们对自己性格的认识,因此,他人必不可少。没有他人提示的答案,我们会是谁?p138
34.“我”的确认其危险在于我们需要他人来认可我们的存在,从而是否给予我们正确的评价也就完全听任他人了。如果斯汤达所说,没有他人我们就没有个性,那么与我们同床共枕的人一定是一面上乘的镜子——否则我们最终将残缺不全。P141
35.甚至爱上一个人也包括一种不成熟的先入之见,远离了真正的理解所需的中立态度,是一个没有多少根据的决定:心上人是世界上最有天赋、最漂亮的人儿——虽然是一个令人愉悦的歪曲,但终究是歪曲。P143
36.语言以其稳定性掩盖了我们的优柔寡断。世界分分秒秒都在变化,语言却让我们掩身在一种稳定持久的假象之下。P148
37.答案也许就在于一个令人并不自在的想法,即虽然我们解决了爱的需求,但并不能满足我们的渴望。P151
38.人们有一种冲动,想将爱与恨截然分开,而不是把它们视作一个人多方面情感的合理反应。想要爱一个完美的事物和恨完全丑恶的事物、想要找到一个无可置疑的仇恨或者爱恋的合适对象,这些想法都是幼稚的。P156
39.爱情的悲剧在于它无法逃脱时间的维度。P162
40.旅游(如同爱一样)是跟随梦走进现实的举动。P163
41.快感缺乏症,这种病症被英国医疗协会解释为幸福的威胁带来的突如其来的恐惧感,非常近似于高山反应。P166
42.伴随幸福而来的问题源自于幸福的罕见、稀有,使人一旦接受,就会焦虑,害怕幸福短暂。P166
43.在早上时向往;在实现中焦虑;在晚上时变成美好的记忆。P168
44.当幸福源自人们可以控制的那些事物,源自人们经过很大的努力和推理之后才回的的那些事物,这种幸福是最容易接受的。P171
45.不询问他人的爱情标准是一种良好的风度。理想的爱情是,不因一个人符合标准而产生爱恋,而只是爱上这样一个人,无关财产和身份地位的本体的人。P176
46.爱情是一种馈赠,而馈赠的因由不为我们所知,或不应为我们所知。P184
47.生气的人是一个复杂的动物,发出极度矛盾的信息,哀求着救助与关注,然而当这一切到来时,却又拒绝没希望无需言语就可以得到理解。P191
48.在康德看来,道德行为与不道德行为的区别就在于,道德行为的实施是出于责任,不在乎其中的甘苦。P201
49.思想对于我来说,既是有益的自然力,也是折磨我的工具。P211
50. 有句阿拉伯谚语说,灵魂以骆驼的缓慢步伐行进。当既定了时间表的现实以无情的动力迫使我们前行时,我们心之所在的灵魂却饱含怀旧,担负着沉重的记忆跟在后面。P228
51.时间缩略了,就像手风琴一样有伸展有收缩,流淌如伸展,记住的只是收缩。P232
52.爱情并非聪明之举,也许永远无法摒弃痛苦,但也永远无法忘怀。P242
作者简介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身份的焦虑》(2004)、《幸福的建筑》(2007)、《工作颂歌》(2009)、《机场里的小旅行》(2009)。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阿兰·德波顿的小说在叙事艺术方面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在叙事结构方面,在封闭式结构中进行开放式结构的创作,并最终形成一种论文式的小说结构模式。在这种结构的小说中,情节不再有主角的位置,人物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理解成为作者所要表达的重点。德波顿利用叙事视角和叙事声音,把对于文学、历史、哲学和现代心理学都包含在内,始终为一个文本主题服务,小说对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视远远胜于对外在世界的关注。
内容简介
《爱情笔记》是一部逼使理性与感性、细腻生动的恋爱过程全记录。其间,才子德波顿细述一段情缘中的邂逅、迷恋、平凡中的幸福、熟悉后的倦怠、女友移情别恋、挽回无望、自杀、醒悟,以至一段情完全成为过去。他认真思辩自己的感觉,忠实记下与女友交往中的各个细节,特别是心理和哲学层面的思考,文字生动、处处机锋,不仅有极大的阅读乐趣,阅毕更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与内容简介资料源于网络)
目录
一 爱情宿命论
二 理想的描述
三 诱惑的潜台词
四 真实的自我
五 灵与肉
六 马克斯兄弟式思维
七 不和谐的音符
八 爱情与自由
九 美丽的含义
十 爱的表白
十一 你爱她什么
十二 怀疑与信念
十三 亲密
十四 “我”的确认
十五 情感的间歇
十六 惧怕幸福
十七 挛缩
十八 爱情恐怖主义
十九 善与恶的彼岸
二十 心理宿命论
二十一 自杀
二十二 基督情结
二十三 省略的时间
二十四 爱情的课堂
作者:有蛀牙
只想去海边,公举号“一点Reading”作者
本文版权归“一点Reading”所有,
未经允许不可转载,但欢迎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