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号,国庆节,有11万人去天安门现场观看升旗,十几亿人口共同庆祝祖国生日快乐。由此请思考一下,我们的国庆节是否仅是个节日?是否只是个七天的假期?除了这些,还有什么?作为当代的青少年,在国庆节之际,应该做些什么,来馈赠祖国69周年的的生日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8935430/498b41487ab790df.jpg)
我想。再也没有比那句话更有意义和分量了!
“请问,诸生因何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个孩子站起来说着,不顾身后之人的嘲笑。魏校长身躯为之一振,他没有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能有如此宏伟的目标与志向,立即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https://img.haomeiwen.com/i8935430/554d5cd123630a4c.png)
可能是我所了解的层面颇少,对科学家的认知更是模糊。今天早上上班,刚坐到办公室,准备文案。我的文案总监先是惊叹,然后惋惜“为什么中国人拿不了诺贝尔奖呢,是教育制度的问题吗?”我们交流了很多,但又觉无话可说。他指了指头上的LED灯说:“像这个LED灯就是日本人发明的,好像还拿了诺贝尔奖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8935430/893e6d036341e033.png)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蕴藏着太多可惜了,为什么中国人不行呢?
我们的文化多元,良莠不齐,懵懂的眼睛难辨方向,勇气和自信相融于多元文化之中,剩下崎岖的思想和可怜的点赞数。
若有一天,这片世界消失了高雅的艺术,淹没了醇久的纯音乐,也再也没有新型派别的插画师。就连演员也淡出了荧幕,那些明星们却依旧在且歌且舞。但也请你知道,艺术并没有立刻的向商业低下了头颅,它也曾挣扎过一段时间。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是否又只能是存在于硝烟时代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我们口中说出,又是否太过滑稽?
一个轻快的年纪,多了老练与圆滑。一副平和不得罪人的模样,亲近又疏远。把那个人丢了、时间磨平了棱角、梦想?梦想就是梦里想想。
酒桌上,偶尔的闭目抬头都尽皆是苍凉。作为一个时代的青年,只能佝偻着身体,秉着一束微弱的光芒在黑暗中禹禹独行。那些评论如同蚁群里面涌出的蚂蚁一般,密密麻麻的文字正用笔划字眼占据着精彩评论的一框。
或许我的想法偏激,总觉着一个20岁的青年不应跌在生活的泥泞,不应拿青春期百无聊赖的产物当成是对理想的追逐,也不应手捧颤抖的火苗当成是梦想的炽热。
在有些人眼中,我们高举着反抗的大旗,痛斥世界如何不公,是我们这些青年最常做,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情,把所有的错归根于这个繁闹的世界,从不思考反思自己,像一个井底之蛙,言出语随的全是浅薄与无知。
但我们清楚。当我们打开门时,看到的喧闹不全是喧闹;关上门时聆听的孤独也不全是孤独。在这个大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也并不是抑郁的怪物,心中也有万千的骄阳,声嘶力竭的呐喊声音正如等待黎明时刻的光芒万丈!
![](https://img.haomeiwen.com/i8935430/bee2bbf28eac344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