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概述:生活的甜酸苦辣,在回到人间,回到梁家庄后,一一品尝。书院规模日趋扩大,管理模式的改进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三天的书院开放日结束了,家长们对梁祝书院很满意,乡绅们对书院账目管理提出了一些看法,到底怎么改进,几个乡绅也一时摸不着头脑。看到账本上的盈余,水生要求先各家分分,改善一下各自的生活。典当行黄老板坚决不同意,他说书院刚有点模样,一切利润都得用于再投入,只有书院真正办好了,才有长远的发展!
大家一致同意黄老板的建议。
开放日过后不久,立夏了,书院里很多孩子被大人接回去帮忙务农了。剩下的孩子也停了课,山伯带他们到附近的农家,估摸着那家劳力不够,就去那家帮忙。乡亲们是交口称赞,山伯觉得,以前自己是百无一用是书生,现在好歹不仅能养活一家人,也能达济乡亲,不由心生欢喜。
那天晚上,几个先生和伙计们都在,马太太稍微准备准备,整出了一桌菜。这是山伯家造房子喜酒后的第一次,大家都高兴,英台也早已经融入了这种状态,还略微陪大家喝了几杯酒,山伯母亲更甚,差不多喝醉了,坐在厨房里呵呵的笑,直说:要是老天再给我一个孙儿,那我死也瞑目了!
英台也觉得,生活基本安定,是应该考虑生一个孩子了。
于是,小两口呢喃半宵,恨不得连夜生一个!
早上,马太太踏进厨房,惊得半死,山伯母亲横卧在柴草上,一探,鼻息全无,已然离去。
死得突然,谁也不敢造次,水生快马喊来官家勘验,却是酒醉呕吐,堵了食道所致。
大家安慰山伯,老人家好歹是个开心死。
梁祝书院现在不比以前,丧事期间,吊唁的人络绎不绝,官家都派人送来了对联:寡母一世操劳,儿孙几辈感念!
办完丧事,需守孝三年,虽然山伯不是官闾,也算当地名人,一切按照规矩来,三年夫妻不曾离开书院一步,每日伺茶端饭,倒母亲活着时候总觉得自己还有得是力气,只有帮寸山伯的,全然没有得到儿辈的照顾,不料,过时了一切都享受到了!
三年期满。
英台提出:把书院搬到杭城。
乡绅会议上,这个提议得到通过,剩下的就是如何操作了。
英台带着水莲和四九,一个月的时间就走遍了杭城的大小书院,选址在茅沃山山麓。
翌年,新书院破土动工!
这次负责书院修建的依然是水生,不过,水生除了开工时候到工地放了十几挂鞭炮,常常会很久才来一次,工地上常年驻守的是一个叫马文华的青年。
恰原来,马文华是谁?
是马文才的堂弟!
马文才是谁?
不就是英台前世的未婚夫么!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小,走着走着,不仅能碰到旧相识,还能碰到前世冤家!
而山伯夫妇全然不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