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才明白一个道理,想当一个没有意见的人不容易。你不提意见,不反应问题,别人觉得你好说话,另一边总在提问题,有事情上面就会考虑往那边倾斜,就像天平一样,一边不动声色,另一边老是摇晃,加重或者减少砝码的,天平就失去了平衡。
带娃娃上下午的亲子机构课一段时间了,第一次上的时候发现老师一些问题的时候也找校长反应了,后期就好多了,中途休息了一段时间,最近从3月份开始下午又带娃娃回去上下午的课了。3月份上得一直也挺好的,就是清明节放假的事节后没安排好,弄得上什么课也是有点乱,课堂质量也不行了。倒是我也没想过去找园长说什么,觉得过几天新生适应了课程进度和质量就恢复正常了。直到昨天下午去上第一节课,发现竟然被强制调课了,据说是这周二有一节课老师上错了。(例如语言课和游戏课每周轮流上,音乐课和乐高课也是每周轮流上),今天突然要调回来,就是因为另一个平行班级的家长有意见,嫌周二周三上错了周四就要马上倒换过来,这不今天本来我们的语言课被别人塞成了游戏课,游戏课老师也很无奈,我们班家长更无辜了。这事我就觉得挺奇怪的挺逗的,这周本来就上四天课,每种课都是上两节课,不存在多少的问题,如果想换班次的话下周再换过来就行了,干嘛今天上演这么一出啊。关键昨天这个事,也不在群里发通知,另一个班级家长商量好了要改他们的课,根本不考虑别的家长的感受。就一上课打铃了我们班去上语言课,结果发现里面另一个班家长都坐满了,直接把我们晾在外面了。我们提前去那个教室那会儿教室一直关着门,再过了几分钟打铃了赶紧过去了,一看这里面就坐满人进不去了,所以我们就只好去另一个教室上游戏课了。感觉这事不正规,挺被动的,弄得孩子也有情绪的,孩子也是觉得这节课上错了。
下午接下来的课也是这事那事的,和原本常态的安排不一样。我们班的老教师被换走了去别的班上了。再有的课就是上课内容难度降低了很多。这几个事湊一起了,让人心里五味杂陈的。
放学时候,碰到其他家长,他们也是心里很多怨言的,也想找校长投诉的,因为相对来说这个班的家长还是比较好说话,所以一开始没主动提什么意见。一路上我也是在思考,最近这是怎么了,我们招谁惹谁了,我们做错什么了,交自己的学费上自己的课,怎么还受这样的待遇。我们班孩子能力是学校最好的,所以都看孩子进步大自己不课下功夫光在些别的事上动歪歪心思了
回到家以后,我想起来明天正好是周五了,校长一般会去抽查什么的,也想起来这上半年假期多,课程上错了的还是在于制度没安排合理。课程表没有按月排出来,只是简单的一周安排的,其中很多课目是轮流上,老师也是好几组的。平时也是经常听家长问这个问那个的,今天我们上什么课之类的。尤其是遇上了假期,假期回来怎么上课上什么课老师们应该放假前就商量好安排好,假期前最后一节课就跟家长强调好,或者是每周初有负责的老师在群里通知的,不应该让家长和孩子随意来回折腾,只考虑天平的一端,把另一端忽略了。要不就每个班的课程按月一天天的排出来,这样就不会错了。碰上调课改课的事,应该在群里发通知,讲明事由,这样家长和孩子也有心理准备,也能理解了。
我突然意识到这就像天平一样,平时是平衡的,你理解别人包容别人不和别人抢夺,但是另一端的人一直在抢好老师或者是在说课程太难的,这一端的人一直和颜悦色的话,天平的这边没有去加重砝码, 久而久之,天平就向那边倾斜了,失去了平衡,难保公正。如此,积累多了,你没意见也跟着被动受影响,不提意见也不行了。明明课程最近变简单了,倘若因为群里中一个或者两个的短板就刻意降低整个课程的质量,减缓了课程进度的话,施教者和管理者就应该反思自己的问题了。安排课程就应该要根据班级的大部分孩子的情况来,本来分班就是安排孩子的能力阶段里来的,能力高的班级和能力差的班级学一样的东西当然就不对位了。就是平行班级课堂中老师设置的内容需要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是孩子能达到的,但是也要有提升的部分。有的老师做得就很好,课程中比较难的部分有的孩子能力好的可以按照标准做,有的能力层次达不到的有另一套适合他的方案,分层要求。其他的课堂中哪些孩子哪一块不足的家长需要再自行回家多练练,时间长了上课也就逐渐就跟上了。每个班级中也都存在个别能力是达不到班级整体水平的,但是也是有在班级里面的,这种情况在每个班中也不是什么怪事。我觉得课上不足的项目还是得家长多去辅助,自己课后多练习就跟上了,老师不应该因为一个两个这样的情况就去降低所有孩子的课程质量。这样子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这些道理说起来人人都知,但是执行起来多数人还是只去考虑自己的情况了,希望所有的好资源都倾向自己这一边,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权益。 所以为了维护天平的平衡,我们也得被动的主动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