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读书好处多多,但是家长在指导孩子阅读时常常会走进误区。
一、指定书目,规定页数。
学校老师总会给孩子们推荐必读书目,当然这些书都是适合孩子们看的。
但是往往孩子们不愿意看,因为家长们一般会一次性全买回来,然后让孩子们利用业余时间把他们全部读完。
这本身就带有强制性的任务,读书变成了索然无味的课外练习,孩子们自然就不愿意读了。
我们家长给孩子买书的时候,可以不用一次性买太多,也可以让孩子自己选,珍惜买到书的机会,这样孩子压力没有那么大;
每周末去一次图书馆、书店,利用书店、图书馆的氛围对孩子进行教育,选择孩子喜欢的,而不是家长喜欢的,降低家长的功利心,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书。
二写读后感或复述。
老师给孩子们留读后感或复述的作业,是为了培养孩子们表达、感悟、思考、总结、交流的能力,但是我们家长不能再给孩子去留这样的作业,这样会增加孩子读书的负担。
阅读,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在他们心里,却变成了可恨厌恶的事情。
试想,如果让我们家长们每天晚上写一份看手机后的总结,那你还愿意每天去看手机吗?
三、大声朗读。
大声朗读是低年级孩子常用的阅读方法。
大声朗读,可以培养孩子的语感,练习发音,提高孩子胆量,增强孩子的自信。
但是课外阅读,却是需要细细的品味。
大声朗读,影响阅读的速度,影响孩子思考理解文章大意,影响孩子对文章内容的品味,最重要的是,长时间大声朗读会造成孩子缺氧,孩子会很累,十分浪费精力。
所以我们建议课外阅读让孩子尽量默读。
那么,怎样培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呢?我们明天再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