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配液中心护士,我每天要面对上百袋液体的配置。2018年因个人身体原因从干了15年的骨科调到静配中心,新的领域新的开始,我开始为期一年的适应与更高的要求。
配液中心每天负责给全院配置静脉输液的药品。刚来到这里,我想法很简单,不就是配液体,摆药嘛。我干临床这么多年那一天都是干这些活呀。
一年后,再次回顾,这种用以往经验推断未知领域是多么的可怕,这就是惯性思维。
这一年我经历两次住院治疗,再次回归工作岗位的事情。每一次都是对工作有了很大程度上的熟练度,有从原点开始 ,重新熟悉工作流程,工作质量标准。
在一次又一次的从原点开始,又重新开始的过程,我对工作的熟系度从熟悉,了解到不断提高到每一个细节要求质量。
我发现注意力是决定我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比如排药中的分批次,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放置到相应批次的颜色筐里面。有点类似在工厂里面在机床旁边的工人。在一秒内确定药品种类,批次,性质(营养还是抗生素)。怎么做到准确真是一个很重要问题。
提高注意力就是解决之道。怎么提高,就是把药品标签重点部分默念一遍,有意识的提高专注力,把意识加入到专注力里。我按照这样做了后,速度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
我是一个要求完美的人。很多人都说不要要求完美,你的工作不可能都那么完美。但是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必须要求完美。我们有慎独精神,人的生命不会重来,所以我们要有批判思维方式,高标准的要求自己。
进入血液的药品是要求各个环节都要质量保证。那么就需要每一个环节都要全神贯注。但是,我们都是肉身的人,会有疲劳时候,在疲劳时候容易放松警惕,就会出现问题。
我观察了自己的精力曲线,有高峰必然就会有低谷。抓住工作间隙时候彻底放松,是自己充沛精力释放在工作上。
首先,睡眠充足。我每天四点半起床,晚上九点半准时睡觉。晨起一小时,是我洗漱后看书反思时间。我喜欢早起来回顾前一天工作中需要注意方面,有会看书一小时,这是唯一属于我的时间。
其次,在每一次工作休息间歇我彻底放松,不去看手机电子书籍和文章。我是一个非常喜欢文学的人,喜欢思考和阅读。如果阅读书籍,大脑不会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我可以和同事聊天,或者吃点食物补充体力。我发现工作时候这样方式休息,让我的大脑处于连续工作状态。
最后,我中午休息时候都会小睡大概十五分钟,效果很明显。睡眠质量很好,让我体力精力快速恢复充电。
最终要一点,平和情绪决定我们能不被一些外物打扰,提高专注力。我是一个感受很丰富的人,喜欢写作的人都知道敏锐感受力多么重要。恰恰相反,我们工作要求心静如水,是自己处于在放空中,完全关注要配置药品。
很巧合我喜欢收听<樊登读书会>,里面樊登老师讲了<心流>,里面很多就是讲如何体验心流,心流产生很多都是在工作中。静静的专注到当下生活,自己不知不觉就在当下了。我觉得有点像禅宗的禅修,看似深奥的禅机,其实就是当下专心的扫地,吃饭,工作,陪伴家人,把该有的心放在当下环境。
我尝试了几次感觉自己头脑里那些担忧、焦虑的情绪都不知不觉的烟消云散了。我眼里只有眼前的药品,心里只有工作要注意重点。
每天下班后我会充分享受自己的时间,比如阅读,听书,写作。做饭,带孩子都去享受当下,很多时候张驰有度才是人生。
在这个经济寒冬的2019年,一份工作会带给我们家庭温暖的保障,人到中年珍惜工作机会是多么重要。我周围有些人会去做一些兼职,其实做好本职才重要。兼职一定是有余力,注意好分配体力,精力。任何工作都要消耗专注力,保持良好专注力,我们才会收获最好工作质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