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儿来了之张建国

作者: 胖桐 | 来源:发表于2018-08-01 18:21 被阅读36次

      昨天看了cctv11的一档栏目《角儿来了》,觉得很有意思。

角儿来了

      《角儿来了》中央戏曲频道的一档周播互动性访谈节目,通常选择戏曲名角儿作为访谈嘉宾,他们或开宗立派,或是改革创新,或是时代先锋,通过对这些嘉宾们艺术传承以及生活趣味的微观表达,突出向名角儿致敬、向传统致敬的主题。

      我之所以觉得这档节目很有意思是因为它改变了我对戏曲以及戏曲名角儿的固有认识,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学戏是一件非常枯燥与艰苦的事情,听多了学戏的人要练早功、吊嗓子、背戏等等,觉得他们似乎并没有太多自己的时间,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戏里,再说听戏咿咿呀呀也听不懂,然而,看了一期节目之后我开始觉得戏曲有点意思,学戏的人其实很是幸福,听戏的人也很是享受。

奚派老生张建国

      昨天的角儿是当今奚派老生的领军人物张建国,他文武兼备,在唱腔上继承了奚派的严谨工整、韵味浓郁、委婉流畅的艺术特点,唱念做打俱佳,同时他博采众长,推动奚派艺术大放异彩,深受大家的喜爱。节目中,张老师讲述了他拜师学艺的经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爱好等,让戏迷们看到了一位更亲切、更鲜活的角儿。听了张老师的讲述,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讲究,这个讲究不仅体现在他对艺术的严格要求上,同时也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先来说艺术上的讲究,举个例子,张老师在节目中演唱了《范进中举》的一个片段,片段中共出现了11个“考”字,这11个“考”各不相同,根据人物的情感、唱词的内容来调整字的发音,我仔细听了片段,的确,每个“考”字都及其精妙,与唱词内容、戏曲旋律融合的非常妙,令人惊叹。再来说生活中的讲究,张老师平时喜欢收藏扇子,在他带到节目现场的众多扇子之中有一把羽毛扇,这把扇子的特殊之处在于是张老师自己设计制作的,它的扇把保留了原来的扇把,扇面部分则根据剧中诸葛亮的人物特点及拿扇方式进行了改良,将原有扇面加宽,使之在戏台上表现效果更佳,这样细微的改变在张老师眼中就是艺术的进步,所以我同样惊讶于张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的爱好也与自己的艺术事业息息相关,同时讲究每一个小细节。

《游龙戏凤》选段

      再来说说我听戏的感受,原来我一直不太喜欢听戏,也想不通为什么有人听的津津有味还摇头晃脑的跟着哼唱,我听了张老师演唱的几个选段后发觉听戏确实很有意思,无论是伴奏音乐还是唱腔身段,都大有门道。听每段戏的前奏,乍听感觉相似,仔细听其实相差甚多,同样,演员唱的每个字,咬字的方式、字的拖腔又或是身段的一招一式都有讲究,现在我限于自身了解不足,无法说出一二,但仍然非常感兴趣,今后也非常愿意进一步了解研究。

相关文章

  • 角儿来了之张建国

    昨天看了cctv11的一档栏目《角儿来了》,觉得很有意思。 《角儿来了》中央戏曲频道的一档周播互动...

  • 角儿来了

    壹 那天还是从肖老师的朋友圈看见了《角儿来了》的H5预告,主角正是黄梅名家黄新德老师。 次日东风哥哥在群里给宣传组...

  • 角儿来了之杨俊

    昨天又瞟到我奶奶在看《角儿来了》,正好在播黄梅戏唱段《小辞店》,当时我觉得实在是太好听了,所以今天把这一期...

  • 〔在简书的路上〕(46)来了厉害角儿了

    在简书的路上,来了厉害角儿了。 这角儿姓字名谁呀?这个还真不知道。 这角儿有多厉害呢?看看笔者近四天的简书钻排行榜...

  • 奔腾的欢乐河(十一)

    张建国从一个老教师手里借来了一本《数学习题集》,每天晚上埋头做这本书里的数学习题。 做了一会儿题,张建国对陈文海说...

  • 张成忠画:在张建国师傅教导下的,作品欣赏

    张成忠画:在山水大师:张建国师傅教导下的作品 张建国师傅指导下的,作品欣赏

  • 瑞金国宴楼就餐桌号

    1号桌(18人):首长、主任、王德芳、郑文、苏进、宋戈、张国炎、马建国、杨建国、张磊、张二涛、古劲松、张琦、黄昕、...

  • 戏列之角儿

    记不清 多少个日夜 记不清 是戏文的精彩还是 我与角色的合体 在舞台与现实之间 我与我游离 舞台与人生 是一次平衡...

  • 【角儿来了·华彩再聚首(三)】

    最近特别忙,微博上一有王珮瑜老师的最新消息都是张老师转发给我。在此,特感谢张老师,谢谢您啦! 8月20日...

  • “红角儿”张云雷,道歉

    近日,张云雷道歉一事件在微博、头条等网站上频繁出现。 5月13日凌晨,张云雷针对去年演出中调侃地震国难,在相声作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角儿来了之张建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lkr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