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了一个短视频,让我醍醐灌顶,瞬间想通了困扰我很久的问题。
一个小女孩一脸严肃的在台上弹奏曲调欢快的音乐,深情掩饰不住的惊恐和担忧,没有一丝的幸福与开心。一曲演奏完毕,台上指挥的专家评委转头走下观众席,对着女孩的母亲发问:“你举得你的女儿弹奏的好不好?”
母亲摇头说“no”
教授接着问“你觉得你的女儿漂亮吗?”
母亲继续摇头说“No”。
教授接着表示,这就是我担心的问题,我最担心的不是孩子表现得不够完美,我最担心得是父母将自己的人生焦虑,就业焦虑,经济焦虑通过日复一日的言行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承受了不属于他们那个年纪的压力与焦虑,他们总担心不能使自己父母满意,不能让自己父母开心,在巨大压力之下忽视了生活本来的幸福感与欢乐。即便是在音乐演奏的舞台上,她们也不能享受表演带来的开心,不能享受自己弹奏乐曲带来的欢乐,她们关注点永远是让大人开心,让父母满意,永远活在焦虑之中。
看完这个视频我瞬间想明白了,为什么东亚人的焦虑如此严重。不止是日本,韩国,又或者是新加坡或者中国,我们都是在二战后才发展起来的,尤其是中国,实在改开后这四十年才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才吃饱饭,才穿暖衣服不过40年。即便是像我这样的90后,我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西北农村,饥饿与贫穷我有亲身体会,我的父母更是深受其害,所以他们对贫穷与饥饿的焦虑感从小就传递给了我,从小到大,我也是如此,做任何事都是需要让父母满意,让父母不要操心,不要担心,要为父母争气 ,为父母出人头地,为自己将来的饭碗考虑。
工作以后更是要为房子和车子努力,为彩礼努力。所以我的生活中不存在享受生活,只存在不停的奔波,不停的为一个接着的一个目标不停往前。事实上,只需要我们按部就班,努力做好当下,转变观念,享受当下,努力当下顺其自然即可,而大多数人过于纠结于未来,始终生活在对未来的恐惧与焦虑之中,剩下的时间又生活在对过往生活的悔恨与遗憾之中。唯独没有生活在当下,没有享受当下,没有全力努力当下。背负着未来焦虑的压力和过往遗憾的重力,当下怎么能幸福,如何不被压得喘过气来呢?
当然这是因为我们发展太快,用几十年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社会进程,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海外殖民和战争掠夺的基础之上,而东亚的发展是建立在对本国劳动力剩余价值的剥削之上,所以我们想要西方社会的松弛感与幸福感,但却不知道,因为全球分工和西方科技壁垒的掠夺,我们生活在全球价值生产链条的低端,我们怎么会向西方社会那样松弛与慢节奏呢?这是我们不想吗?而是我们不能。
如今我们这代人继续压迫自己,剥削自己,就是为了突破这种技术封锁的壁垒,实现全球价值链条的跃迁,如此以来,我们的孩子才能不被压迫和剥削,如此他们才能拥有幸福感,拥有松弛的生活。我们不能被西方生活的表面现象所欺骗,如今西方中产阶级的生活也并没有那么松弛与幸福,当他们在全球竞争中失去了剥削地位,西方跨国公司失去市场,他们的工人必然参与内卷和失业,不在松弛与幸福。
这就是东亚人不幸福的根本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