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为什么不幸福?

作者: 任丽 | 来源:发表于2016-09-05 15:25 被阅读1684次
好人为什么不幸福?

还记得有位朋友小敏跟我抱怨,她的一个同学雅悦离婚了,情绪非常低落,甚至有点抑郁。小敏很为她的同学担心,想尽办法去帮助她。小敏经常下班后去雅悦家去开导她,很热情地告诉她需要帮忙尽管出声。可是雅悦虽然很感激小敏,但却实在不怎么想见她,很多时候雅悦就想自己一个人呆着,但小敏的频繁登门让她感觉很不舒服,自己的有些东西并不想过多与小敏分享,而且她也觉得对她帮助不大,但是她又不忍拒绝别人的好意。有时小敏问她感觉怎样,她还得强装笑脸敷衍一下,好多了,别担心。她真的很想自己独自去舔伤口,很想告诉小敏“我想静静”,但这句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雅悦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她总是把别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特别期待别人的认可。在婚姻中她也是对丈夫温柔体贴,对公婆照顾,全付身心都扑在了这个家里。她有时候对丈夫的晚归也有怨言,但大多也是隐忍,她觉得男人在外应酬经常不回家也很正常。

终于有一天丈夫告诉她,他要离开这个家。他说,你是很好,我觉的很对不起你,但我跟你在一起太压抑了,因为你总是正确的,你什么都做得很完美,但好像跟我没关系。

我们看到这样的好人,为什么丈夫居然会要选择离婚呢?我们在婚姻中的付出,为什么得不到期望的幸福呢?

英国心理咨询师雅基﹒马森在她的新书《可爱的诅咒——圣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册》中为我们阐述了这类人的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去做改变,如何可以去爱自己。

圣母型人格有什么特质呢?请先来对号入座。

*一如既往地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
*始终把友善待人作为唯一的行为准则,并因此受尽委屈。
*认为要让别人喜欢自己、爱自己并接受自己,就必须按照别人认可的方式为人处事。
*面对强势的人(父母、老师、上司),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需求。
*过度夸大拒绝别人的后果。

看看雅悦占了很多条:她总是把家人的需求摆在第一位,没有了自我。她那么小心翼翼地苦心经营着这个家,不敢对别人表露出丝毫的不满,心中的委屈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因为她并不开心,所以天天挂个苦瓜脸也就不难理解了。她总是竭力把大家照顾的尽善尽美,让公婆觉得她孝顺,让丈夫认为她贤惠,让孩子觉得妈妈很温柔。她害怕拒绝别人,因为拒绝可能意味着破坏了关系,甚至失去了关系,那对于她来说是致命的。

这样的做的结果是,潜意识里我是全世界最正确的,我的完美对应的是你们的不完美,你们都欠我的,而我的期待就是你们的认可与赞美,如果期待落空,雅悦会觉得是自己做得还不够好,她会更加加倍的去对对方好,而这种好让人窒息,让人有一种吞噬淹没的感觉,那个被无形控制的人,对你的好似乎永远无法给予等同的回报,就只好逃离了。

好人为什么不幸福?

雅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圣母型人格特质呢?

美国客体关系理论的先驱温尼科特曾经说过,年幼时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直接影响着我们对自己的认识。父母给予的爱是“无条件的”,也就是无论你做了什么,你取得了什么成绩,我们都是爱你的。而“有条件的爱”却是,当孩子考了好成绩时,父母欣喜并给予孩子奖励,而孩子犯错时,就把孩子批的一无是处,那一刻孩子就觉得自己就是个垃圾。

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孩子学会了如何去迎合与讨好父母。他们会去揣摩父母的喜好,知道父母期待的是什么,就会朝着父母的期待去努力。而自己其实想要的、喜欢的或许并不是父母喜欢的,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爸爸妈妈高兴,那就是我最大的满足。

当我们习得了这样的模式,我们在成人后就会照搬这样的人际模式:自己的需求不重要,满足别人的需要才是最关键的。但在人际中,我们总会发现,那些失去自我的人并不能给她带来自尊,没有尊重也就很难建立平等的关系,被讨好的人不会珍惜你的付出,久而久之会成为理所应当,而付出或者讨好者也并不能从关系中获得滋养,反而越付出越匮乏。

父母过度的挑剔,过多的指责,会让孩子形成一个严苛的内在父母。即使已经成年,父母不在身边,但这个声音一直都伴随左右。当孩子获得的认可不够时,他们就会上瘾般地想要得到它,想尽办法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它。

我们每个人对自我的评价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外部评价一个是内部评价。在早年的教养中得到父母赞赏比较多的孩子,自我的认知程度比较高,具有较高的自尊与自信,他们就会给自己较高的内在评价。当外部给予不切实际的贬低的评价时,他们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当然对于自大又是另外一种情形了。如果自我的内在评价跟自己的实际水平相去甚远,而忽略外部的客观评价,那也就是盲目的自我膨胀了。

早年在批评指责中长大的孩子,会对于自己有着较低的内部评价,即使他们很努力,很优秀,甚至获得了很多奖励,他们仍然觉得自己不行,不敢挑战。别人的评价高的自动会忽略,别人的评价低的自动照单全收,这样就把对自我的评价全然的交给了别人,那么我们的行为导向就是去获得别人的爱和重视,而不是凭借我这个人本身去跟他人建立关系了。

雅悦怎样找到自己,勇敢的做自己呢?

雅基﹒马森在《可爱的诅咒——圣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册》的书中提出了几个权力:

你有权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及价值观。
你有权做自己。
你有权说“不”。
你有权犯错误。
你有权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你有权不依赖别人的认可。
……

当你能够行使你的上述权力,你就开始在爱自己了。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别人的认可、欣赏、尊重是吸引来的,而不是乞讨来的。如何才能做到去克服恐惧来行使自己的权力呢?

第一,   你配得上这世间所有的美好。

有个失恋的女孩在感情中受到了创伤,她一直都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够好,自己不够完美,潜意识里她觉得她是不配得到这么美好的爱情的。

其实造物主在造人的时候,把我们每个人都打造成一个独特的个体,正是与他人的不同,才让我们各放异彩,世界也因为多样而变得精彩。在这如万花筒般的世界里,也有独特的你的一份力量。

我们需要去尝试一种自我肯定,去帮助自己看到这个如金子般的与众不同,去寻找能够建立积极的自我感觉的活动,并在这些活动的体验中获得愉悦与自信的感觉。

第二,   自我肯定不断强化我的美好。

自我肯定有很多的套路,方法并不复杂,但对于你长期的习惯性思维模式的挑战却是非常艰难。但如果坚持持续地使用这样的方法,形成新的习惯,你会发现你真的可以是一个让自己欣赏、让自己喜爱的人了。

《可爱的诅咒——圣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册》中提到了一个“一日三好”日记,这一理论来自于马丁﹒塞利格曼发起的“积极心理学”运动。它让人们将关注点放在关注自己的优势及乐观性格上,而不是弱点和缺陷上。

当我们的头脑中一出现负面的批评的声音时,我们就应有敏锐的觉察。当这个批评的声音出来时,我用积极的正面的思维去替代它,并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你可能一天会有几十次的批评的声音出现在脑海,但你只需要先记录三个积极的肯定的句子,不要贪多,只需要三条。

例如:

今天因为一件小事跟老公发脾气,我可以去表达自己的愤怒,并且事后跟老公做了沟通。我觉得这是一次冲突,但更是一次建设性的谈话,我相信有能力解决我们之间的冲突。

我今天拒绝了朋友吃饭的邀请,因为我需要陪孩子参加学校的活动。朋友不会因为我的爽约而生气,我知道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孩子会感激我参加她的班级活动。我是个好妈妈,关注与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

生活不易,做好人更不易。当我们总是无法善待自己时,又怎能要求别人善待自己?幸福是与美好的自己相遇,即使独自上路。

相关文章

  • 好人为什么不幸福?

    还记得有位朋友小敏跟我抱怨,她的一个同学雅悦离婚了,情绪非常低落,甚至有点抑郁。小敏很为她的同学担心,想尽办法去帮...

  • 《大校的女儿》:生活苦旅的精神旗帜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不知为何,好人不长命,好人不幸福,好人不轻松,好人不容易,做个好人非常难,做...

  • 心理学家最想让你知道的心理学知识

    为什么人们会混淆角色和演员?你知道幸福的人和不幸福的人各是怎样思考他们的爱情和婚姻吗?为什么好人做了坏事你就觉得t...

  • 为何会委屈受伤?

    不着阴暗的相 为什么这世界那么多善良的人常会受到伤害?为什么那么多的好人活得并不幸福,内心会冰冷甚至是麻木?俗话说...

  • 2020-07-22

    一大原则—— 好人原则:找一个好人,自己做一个好人。谁能做到这一条,婚姻想不幸福都难。 三大定律—— 太太定律:第...

  • 2017-03-27

    明明幸福,却为什么不幸福

  • 你幸福吗

    聊天的时候,朋友突然问你幸福吗, 我答,为什么不幸福 为什么不幸福,父母健康,我也每天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除了工作...

  • 此刻我很幸福

    你幸福吗? 不幸福 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钱 如果有钱了呢? 我会感觉很幸福 你幸福吗? 不幸福 为什么呢? 因为我...

  • 随笔

    我们往往感觉不幸福,为什么不幸福? 以我个人的体会我想表达一下。个人想法是,不幸福的原因,是我们自己站错了位,没有...

  • 善良

    老好人 你是一个好人,为什么不帮我呢? 你很善良,为什么不帮我呢?

网友评论

  • 太二道士:直接在说我,振聋发聩啊……赶紧反省自我
    任丽:@lifeiccl 是的,反省觉察是第一步
  • 弘丹:好文章
    任丽:@弘丹 谢谢
  • 源味梨:感觉就是在说我,根深蒂固的恐惧,目前正努力在填坑中,别人挖的自己填,每天都在痛苦中感到艰辛,晦暗的岁月里我想与美好的自己不期而遇。
    源味梨:@任丽 谢谢!
    任丽:@源味梨 加油姑娘,遇见更好的自己。
  • 蕾蕾爱吃土豆饼:我做好人,一直被坑了
    任丽:@26何卿无锡 不做“烂好人”
  • 6f7429587e64:完全就是我的写照,非常需要这样的激励方式。
    任丽:@Mualiz 先学会好好爱自己
  • 人生就是为了笑起来:为什么不幸福,读读这篇文章吧。
  • 愿岁月静好v:感觉在说我呢!这样的性格真的让生活一团糟,可是已养成的能这么容易改变吗?
    愿岁月静好v: @任丽 可以试试😀😀
    任丽:@愿岁月静好v 可以改变啊。需要通过生活中的事件关系去觉察,自己不舒服的感觉是哪来的?我克服尝试不一样的方式?这种方式会产生什么后果……
  • 10e81c454041:真的和家庭教育有关
    任丽:@广角微表情 的确,性格养成在0-6岁。
  • 瑰宝Guibao:好人永远会先舍弃自己的人利益,永远先考虑别人的感觉,时间长了别人只会觉得你做的是应该的而不会感激你,同时他们也会想要的更多,但,有一次无法满足时,那就是致命的错,别人永远不会去考虑问题的根本在哪里,唯有先做好自己,经营自己,之后才是别人,所以说,当个坏人总是比好人要舒服 逍遥 痛快
    瑰宝Guibao:@祈求者的祈求 因为以前一直是个好人,太累 幸苦 所以不想再做好人了,现在习惯了当坏人 其实也蛮好 与其说当坏人不如说是做回了原本的自己而已
    3e4608df6654:@瑰宝Guibao 感觉你的文字之间像是受过此类伤害。
    任丽:@瑰宝Guibao 说的真好!付出和得到需要平衡。

本文标题:好人为什么不幸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mr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