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在路上摄影优秀作品选繁华似锦绣河山
国家博物馆 | 生前身后事,孤冢埋千秋

国家博物馆 | 生前身后事,孤冢埋千秋

作者: 桃叶青青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23:30 被阅读877次
镇墓兽 · 东汉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在宋儒的解释中,这句话的大意是,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虔诚地祭祀久远的祖先,民风民德自然忠厚老实。

《庄子》一书中有这样的观点:死生亦大矣。而如今,我们在开解别人或自己的困境时也常会说,生死之外皆小事。

那么,生和死,究竟该怎样衡量轻重?人类用几个小时学会出生,却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如何面对死亡。

在国家博物馆参观汉代的展品时,你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的感受到古人对丧礼的重视。

原来,我们的祖先是以这般极致的用心,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关照。

除却金银珠宝、锦衣华服,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需所求,都要做成微缩的陶器,尽最大的可能去打造属于另一个世界的富足。

良田美宅,牲口农具,车马船只,戏子仆人,亭台楼阁,千军扈从……

死者为大,并不止于精神层面。我甚至感到,汉代人在制造精美陪葬品上花费的心思,或许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陶船 · 东汉

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所拥有的尊荣,死后也要全部打包带走。这一世的生死不是终结,轮回之中,带上满满的祝福和馈赠,去冥界开始一次新的旅程。

将一件件陪葬品放入墓穴的过程,就像在叮咛一位即将远行的亲人,努力加餐饭,这些那些,林林总总都要装进行囊,以备不时之需。

为了逝者的幸福,也为了生者的安心。

只是,谁都不会想到,几千年后,那些精美的陪葬品重见天日,为后世子孙揭开了大汉王朝的神秘面纱,露出了最真实而有烟火气息的面容。

随之载入史册的,也许还有墓穴主人的名字,他们以一种并非情愿的方式,在未来世界获得了另一个形态的永生。

- END -

相关文章

  • 国家博物馆 | 生前身后事,孤冢埋千秋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在宋儒的解释中,这句话的大意是,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虔诚地祭祀久远的祖先,民风民...

  • 无题

    寻诗无计花枝瘦, 书冢空埋万古愁。 孤月枕边怀旧梦, 生平恰若水飘流。

  • 孤冢

    眺望远处的枯树 枯寂的枝桠像无数把钉子 那耀世的黝黑 孤独,疯癫,极端 瞬间可以捅破天际一般 我将沾满泥垢的双手陷...

  • 孤冢

    已是寒冬时节 大雪纷飞 冷寂堆积成一座空城 埋藏过往 别问他是谁 只是一缕暗淡的灯光 时而闪现眼瞳 他不问归宿 只...

  • 孤冢

    没有听旁人说起过你, 也没有你的轮廓, 所有人也对你很模糊, 不是那座长满草的土堆, 还有十多年前那些泛黄的信件,...

  • 孤冢

    小时候,我们喜欢一个人,惊艳了岁月,雕刻了年轮。 长大后,我们喜欢一个人,耽于荷尔蒙,沉迷味蕾,害怕噩梦醒来,没有...

  • 孤冢

    孤冢 谁家孤冢藏荒岭,坟头高耸草青青。 时有飞鸟鸣远道,近无碑文显其生。 自古王侯与将相...

  • 2020-03-31

    那天回去看你,你偏于一角的孤冢。生前这么骄傲的你,过后还是置于荒山野岭,风餐饮露。

  • 生前身后事

    在洛阳孟津老城村南的一片田地间,有一个清朝重将李际期的墓园。墓主人曾官拜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去世后被朝廷追封太子少...

  • 《清明》五律

    时节恰清明,故乡初放晴。 寻幽见春色,访古向山行。 孤冢埋先烈,残碑刻盛名。 儿孙纷堕泪,骨肉诉哀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家博物馆 | 生前身后事,孤冢埋千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llo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