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运动浩浩荡荡,最初的起点在唐代的韩愈——道统问题。大唐兴佛教,上到天子下到百姓,人人都在讲佛教。那些文人学士面对此景不禁大为忧虑,喊着口号要振兴本土文化。最为激进的就是韩愈了。
“焚其书,庐其居,人其人。”多狠。但并没有起到什么大的效果,只得愤愤看着佛教越来越壮大。
后来到了北宋,有北宋五子。同样基于反佛和振兴本土文化的基础之上,他们有了不同的做法。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们这帮人的做法是深度的去研究佛教,明白它的原理,它的好与不好,汲取它的精髓。在这个基础上,重新追溯先秦儒家,重新解释和建构儒家经典。
到了南宋,慢慢的结出了硕果,大致分成三波人。乾淳之际,朱熹和二程对理学的建立有了一个基奠。后来陆象山提出的“心即理”和程朱发生了分歧。虽然都是理学,但两派对于那个最高实在存在性的预设发生了冲突。程朱认为“理”在哪里,“理在那里”。而陆象山则认为,“理”在不在,在,但它不在“那里”,而是在人心里。也就是后来王阳明发扬光大的这一条线。再后来,还有浙东学派,以吕祖谦为代表的,认为“理”在哪里?不在那里,不在心里,在人类的生活之中。于是他们着重研究的是人类的历史,社会时,生活史。
阳明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只要我们心灵得到升华,世界就会“改变”。我们的行为,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改变。
“心即理”——人的本心是至善的,这里的心是指人的灵魂。能让人“视听言动”的精神和意识。
“理”即是道,阳明认为宇宙的最高原理和人的本心纯然一致。
人的本质原本就是天道在人的实在状态。
张载有大心之说——去私欲,心明,理明,道明。让心回归到它最本质的状态,如实的去反应事物,如实的去做。
让“心”如“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