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读书忘忧社
《原则》——不求感同身受,只希望别太欠揍

《原则》——不求感同身受,只希望别太欠揍

作者: 两都腹 | 来源:发表于2018-12-30 11:38 被阅读1次

作者|茶壶说

图片来源:豆瓣

我有一个非常令人讨厌的缺点。

这个缺点是我在看完《原则》这本书之后才自省出来的。

在我自省得出自己有这个缺点之后,内心十分感谢之前与我交流的好友,感谢她们居然没有因为这个缺点顺着电话线过来掐死我,多谢不杀之恩。

这个缺点在以下场景里表现得非常明显。

朋友:我最近在纠结一个问题……(问题描述)

我:哦,那你就这么办……(我给出的解决办法)

朋友:可是……(朋友的各种担心)

我:这有什么好纠结的?多大个事儿啊,你就这么办……(重复我给出的解决办法,并且指出这种解决办法的理论依据,以及行之有效的理由)

朋友:啊——好吧。

于是,天就被我给聊死了,达成“话题终结者”成就。

是的,我就是没有办法理解,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她们为什么会如此纠结。

无论是逻辑还是利弊,选择哪一个是明摆着的事情,做就得了,咋就想那么多?

直到我某天看了一本叫做《原则》的书,里面有一句待人接物的原则。

要理解人与人是大不相同的。

醍醐灌顶的一句话,我突然就明白了我之前的不理解,还有每一次把天聊死的原因。

我总是以自己的观念和性格作为出发点,去考虑朋友们烦恼的事情。这就好像看小说的时候,站在上帝视角指责小说里的人物作出了错误的选择一样。

我不是她们,我们的性格,经历,所处环境不一样,我们看待一件事情的立场,观点,感情和态度也就不同。

所以我凭第一反应作出的选择,可能是她们不会选的那个选项。

很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当朋友说在工作中遇到了交流问题时,

我从前总是会回答,对方不做是对方的责任,你只要尽责就行了,干啥要纠结这个?

这是我在工作中与人合作的态度。因为我的工作很容易划清权责,所以养成了这样的工作习惯,以至于解决办法张口就来。

但我忽略了,并非天底下的工作都能如此。

朋友要一直推进这项工作,对方不做会影响到她,所以也就无法置之不理,因此而苦恼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话说回来,有这种欠揍缺点的肯定不止我一个人。

当今社会,有太多的人在用自己准则去要求别人,比如那个已经用烂了玩坏了的词,三观。

指责别人三观不正,就跟当年热衷于说国外敌对势力,现在动辄就要说破坏民族团结一样。

三观是块砖,哪儿用往哪儿搬,绝对好使。不仅高大上,而且对方根本无从自证。

然而把这些指责好好品品,就能发现,其实哪有什么准则啊,无非就是“你三观跟我不一样,你就是三观不正”罢了。

当然了,如果只是这样认为,那也无妨。

毕竟怎么想是个人自由,如果大家都想得一样那也挺可怕的。

可是,把这些说出来并且当作真理一样,拼了命的想要让别人接受,公开承认错误并且改正,就很过分了。

这种行为跟“你跟我信仰不同,你是异教徒,应该烧死”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不是Control+C之后Control+V出来的,一味求同真的容易挨揍。

毕竟,我们不一样~~~~


两都腹:记录两个平凡人对世界的看法

欢迎关注

相关文章

  • 《原则》——不求感同身受,只希望别太欠揍

    作者|茶壶说 我有一个非常令人讨厌的缺点。 这个缺点是我在看完《原则》这本书之后才自省出来的。 在我自省得出自己有...

  • 2020-02-17

    如果不是你经历过的事 不求你感同身受 但也别指手画脚

  • 2017-08-20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别太抱有希望

  • 〔七月〕巧,晴天里的太阳雨

    [2018/07/26 真性情] "既是自己生活的实录,就不求别人的批评,因为我只觉得自己这么做是对的,并不希望别...

  • 八个月—“鱼子酱”

    不期望幸运顺利的人对别人的苦难波折感同身受,但也希望别高高在上鄙视身心磨难的他人是矫情。哎呀你太矫情了,不就是怀个...

  • 北京的天气

    刚过十一,天气阴沉,有点冷。希望别太干燥。如果冬天太冷,就在北京只呆一年,然后往南走。

  • 感悟

    1、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儿,别太看得起自己,在别人眼里你连跟蒜苗都不是。 2、别期望别人能对你的痛苦感同身受,即使理...

  • 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人总擅长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但是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就无法达到感同身受。只希望能够嘴下留德、在别...

  • 简书日更45天,礼物已收到

    简书日更人有千千万,我为其中之一。理由万万千,我只希望我能一直坚持下去。不求出书,不求出名,只希望写作能够成为习惯...

  • 2021-09-12 如亦~

    别太认真,也只区区数十载罢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则》——不求感同身受,只希望别太欠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lxu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