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8 TWG Tea Club读书会共读的书目是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的《江城》。
以下是我的分享内容。
一、《江城》带来的阅读收获
1.读《江城》,照见中美文化差异
这本《江城》,读来有趣,且触动深思。
作者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1969年6月14日——),美国记者普林斯顿大学,牛津大学文学硕士。1996年-1998曾在中国重庆市涪陵师专担任英语教师。
名校高才生到中国西南小城做志愿者,薪资微薄。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差异。
《江城》是这位美国教师在小城涪陵内的生活纪实,以独特的视角,幽默生动的笔触刻画了96-98涪陵的一群众生像。
我从来没有去过涪陵,知道这个地方,还是因为吃过涪陵榨菜。可是读了此书,却觉得就是自己成长的小城,吵闹、破败、拥挤、闭塞,书中的那些人就是自己,或身边的人。
作者虽然聚焦于96~98年这个特定的地点及特定的时刻,那几年确实也有大事发生(香港回归,邓小平逝世,三峡大坝建设等)。但并不仅仅局限于此。
因为当下的每一个人,都有过往,他们的命运都在中国历史风云变幻中沉浮,例如:新中国成立、两岸三地、WG、计划生育、三线建设、改革开放、国有企业改革、三峡大坝建设等各种社会大事件等都会投射在这个西南小城小人物身上。
一些问题,那时存在,现世仍然存在。如拐卖,金钱,出轨,环境破坏,文化遗失,女性地位,还有政Z无处不在,学生举报老师,我们学习马克思,却不了解孔夫子等等。
在作者的惊讶中,我们看到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如对公共事务不关心,无声无息地容忍,官本位,酒桌文化,缺少独立思辩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作者的教学中,看到中西方教育的差距。因为作者的加入,涪陵师专的学生们可以享受到真正的素质教育。作者教授他们领悟西方文学的魅力、组织英语戏剧表演等等。对比之下,让我想到了自己接受的死记硬背、单调乏味的填鸭式英语教育,以至于工作需要用英语时,只会哑巴英语。
读书的过程,就是照一面镜子,照见了你,照见了我,照见了他。如同今天参加读书会,同读一本书,每个人的视角不一样,认知不一样,非常有趣。
他乡是一面镜子。这本书写的是何伟眼中的中国,也可以说写的是在中国的他自己。他调动所有的感官、思想来表达他的文化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呈现了两种思想文化同步带来的强烈冲击。读这本书,不仅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也是认识美国文化。
2.看美国人是如何融入西南小城涪陵
(1)工作
方式:成为涪陵师专一名英语教师,真实地置身于当地的生活中。
如果只是旅游,是旁观者,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看到的只是表象,甚至假象。
(2)学语言
方式:短暂的集训,私教
中文难学,中文老师总是指责不对,但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下来 。经常到茶馆,所有中国人都是他的老师。
到最后开口就是中文,仅写作用英文。
——反观自我:缺少毅力,也缺少包容
在深圳:学过粤语,在公司与同事说粤语,同事改普通话,自己没坚持,就放弃了。
在欧洲:工作期间,公司同事来各个国家,西欧都是小语种,什么都学一点,都未深入,也都忘了。当时手下有个员工,来自比利时的姑娘,专业就是中文,她总爱同我们讲中文。很多时候,她一讲中文,我们中国同事就切换到英语。想来是多么缺乏包容心。
现时在多伦多:很多时候都是混迹在华人圈内自娱自乐
(3)社交圈子
来自美国的仅有的两名志愿者如何相处?
通常情况:太过依赖,退缩到自己人的圈子——尽管只有两个外国人。
可能的结果:从无所不谈,到无话可说,甚至老死不相往来(任何关系,走近了都是一场灾难),其次,错失了解一座城市文化的机会。
平衡方案:友谊要保持 ,但不囿于其中,相互支持但不依赖,相互独立保持各自的空间与自由。
与中国本地人如何相处?
《江城》前半部分主要围绕师专和英文系展开——他所接触到的人,系领导、教师和学生都是隶属于单位的。
两年里在师专的体系中工作,虽然孤立和“监督”始终存在,但他也逐渐打开了一些局面。
他曾参加学校和系里的酒局,代表师专在长跑运动会赢得荣誉,这帮助他更好地理解了单位的运转规则:借着在酒局里和同事拼酒,他弄明白了系里的酒量排行榜,也因为酒量大过旁人而获得了尊重。在运动会结束后,他赢得了印有“涪陵”字样的运动装奖励,上了本地电视新闻,不料却刺激了本地人的爱国主义情绪。
后半部分进入涪陵城区,与单位之外的人打交道。在公园、茶馆、面馆间游荡,认识了自由摄影师、面馆老板、面馆里的顾客(包括中巴司机、小商小贩等)等等——令人意外的是,他反而和这些“社会上的人”建立起了更加亲密深厚的关系。
何伟认识到,这些社会上的人需要用自己的头脑、运气加努力挣钱,同时也可以有相对“更自由”的发展,只是为了过上好日子。
二、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这里想谈谈中西方文化沟通与融入的问题。
先来看一下“乔哈里资讯窗”(Johari Window):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
根据这个理论,人的内心世界被分为四个区域:公开区、隐藏区、盲区、封闭区。
真正而有效的沟通,只能在公开区内进行,因为在此区域内,双方交流的资讯是可以共享的,沟通的效果是会令双方满意的。
但在现实中,很多沟通者对彼此都不很了解,很无奈地进入了封闭区,沟通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为了获得理想的沟通效果,就要通过提高个人信息曝光率、主动征求反馈意见等手段,不断扩大自己的公开区,增强信息的真实度、透明度。
不仅人与人之间适用“乔哈里资讯窗”,企业与企业之间,国与国之间均如此。
谈到中西方文化融入,就有几个问题: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他人如何看待我们?我们如何看到他人?
山确实在那里,横亘在中西方。现今西方世界,不少人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今天读到的《江城》何伟来到了中国小城,还值得推荐的一个人,比尔·波特。
比尔·波特,美国汉学家,人类学博士,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学习中文,从此爱上中国文化,开始长期在中国大陆旅行,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书籍和游记,同时翻译多部佛学经典和诗集,在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出版了好几本畅销书,例如关于中国隐者的作品《空谷幽兰》。拜访了六位禅宗的作品《禅的行囊》。寻访36位他所钦佩的中国古代诗人故址,他带着“美国最好的酒”——用玉米酿制的波旁威士忌,向每一位诗人致敬,写了一本书《寻人不遇》。展示了趣味横生而又耳目一新的中国文化视角。
现在,移民留学海外的华人越来越多,更深切真实地感受到了中西方的差距。我们能做什么?尤其是我们这些生活在西方土地上的华人移民,应如何发挥所能?
全球化的时代,国家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文化领域、意识形态领域。
所有的冲突,归根结底都是观念的冲突、文化的冲突。
政体可以组建、经济可以赶超,唯有文化,如历史的河床,任浪潮涤荡而不动摇。
上一期读书会,天儿抛出的一个问题问题:“文化复兴,复兴什么?”非常好的问题,值得深思。
当时我有留言,推荐许倬云老先生《中国文化的精神》,本书主要探索了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根底,内容包括:中国人的生活、精神生活、宇宙观、哲学思想、如何看待生命的意义、社会联系以及中国人的审美等,对于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精神非常有帮助。从宏观层面看,全世界的人正逐渐地走上西方,但是西方并没有给人带来美好的结局。许倬云先生提出东方文化也许是一种可能。
这些年,中国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让世界瞩目,可喜可贺,但中西方的争端与对抗却不断出现。我们是谁?中华文化有什么核心竞争力?中华民族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其他民族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如何让地球家园更加美好?
这些或许是一个难以解答的宏大命题,但确实需要我们这个民族深刻反省,努力协同,以求国家强盛,民族兴旺,世界和平。
——美景易逝,但美好是人类共同的追求。
下面何伟老师让学生们学习的一首外文诗,罗伯特.佛罗斯特的《美景易逝》
Nothing gold can stay 岁月留金
Nature's first green is gold, 大自然的第一抹新绿是金,
Her hardest hue to hold. 也是她最无力保留的颜色。
Her early leaf's a flower; 她初发的叶子如同一朵花;
But only so an hour. 然而只能持续若此一刹那。
Then leaf subsides to leaf, 随之如花新叶沦落为旧叶。
So Eden sank to grief. 由是伊甸园陷入忧伤悲切,
So dawn goes down to day, 破晓黎明延续至晃晃白昼。
Nothing gold can stay. 宝贵如金之物岁月难保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