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接触到华应龙老师的化错教育,觉得受益匪浅。按华老师的提倡,一个化错教育包含三个层次,:“容错”(起步阶段)——“融错”(发展阶段)——“化错”(提升阶段)。华老师在讲座中特别提到,“化错”其实就是要把错误倒过来,找到差错背后的正确方向,“差错进一步就是正确”;没有化错就没有创新;要在化错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寻找真知的乐趣;化错,搔在学生的痒处、揉在学生的痛处、化在学生的羞处。
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教师要明白课堂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不再出现同样的差错是老师的责任。我个人认为课前可以通过课堂前测来了解学生的已有基础、学习困难、思路方法,及早明白学生的困惑点,准确分析差错背后的真正原因,找到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对接点,这样才能宽容地对待错误,有效地帮助学生。仔细想想:学生只有有了差错,才有实现真正的学习,才会有实质性的学习活动发生。有化错,才有我们期待已久的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活动的发生;有化错课堂,才有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因此,孩子们的成长发生在化错中。痴迷于课堂,课堂应该把“冰冷的错误”转化成“火热的思考”,在真爱数学、喜爱学生、痴迷课堂、心存感激中温暖地化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