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法国作家都德,大家都不陌生,他的《最后一课》在课本里都读过。他通过小事件写出大情感的特色非常鲜明,让人印象深刻。
今读了他的另一个短篇小说《高尼勒师傅的秘密》,它以他的故乡普罗旺斯一个乡下为背景,在那里传统的磨坊业非常兴盛,风磨遍布那里的每个山头,附近村庄的农民把自己收获的麦子都送到了磨坊来加工,家家磨坊生意兴隆,顾客盈门。
可是不久巴黎人在那里的路上也开起了磨面厂,只不过是新兴的蒸汽磨坊,而不是传统的风力磨坊,由于它效率高,技术先进,很快把顾客都吸引了过去,尽管村民和高尼勒师傅竭力阻挡,终究大部分风磨还是纷纷被击垮倒闭。
然而令村民奇怪的是,唯有高尼勒师傅磨坊的风磨仍在一如既往地旋转,坚强地与蒸汽磨面厂维持着竟争。只不过,他磨坊的大门始终紧闭,搞得很神秘,他每天赶着自己的小毛驴,驴背上还驮着大袋的麦子,神秘地告诉村民自己的磨坊在做出口生意,依然很忙,但始终不愿意让任何人进到他的磨坊里去看个究竟。
然而,高尼勒师傅固守的秘密还是被人窥探了,事实上,它的磨坊风翼不停,磨盘却是空转,磨坊里蜘蛛网密布,“…通常磨坊里总弥漫着被碾碎的小麦那种热烘烘、香喷喷的气味,在这里可一点也闻不到……磨轴上积满了灰尘,那只大瘦猫在磨盘上睡觉…”,磨坊里根本没有所谓的进口的生意可做,他每天用毛驴驮来驮去的东西只是一些石灰渣和白土。
高尼勒师傅为了捍卫本地磨坊业的荣誉,挖空心思地展现了他的磨坊还是很兴旺的假象,竭力维持自己对传统磨坊的精神依托。
周围的农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深深理解和体谅了高尼勒师傅的一片苦心,为了宽慰他,又纷纷把麦子送到他的磨坊里来,磨坊又开始恢复了生机,直到他死后,风翼才最终停止了旋转,风磨才彻底结束了它的历史。
小说塑造的高尼勒师傅,形象鲜明,生动地刻画了他对风磨深深的难舍难分的情结,反映了当时的手工业者对工业化浪潮的抵制和不满,同时讴歌了他的家乡普罗旺斯的淳朴民风。由于蒸汽磨坊代表了一种先进的生产力,作者最后仍然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安排了高尼勒师傅死后风磨停止工作的结局,但他对小人物的悲悯情怀则给予了深深的同情和赞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