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嗖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麂裘,黄衣狐裘。
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
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注释
①绀(gàn赣):青中透红的颜色。緅(zōu邹):黑红色。饰:衣服的镶边,此作动词用。②红:绯色。亵(xiè谢)服:非正规场合所穿的便服。③袗(zhěn枕):单衣,此作动词用,意为单穿。[插图](chī吃):细葛布。绤(xì细):粗葛布。④缁(zī资):黑色。羔裘:黑羊皮裘。按,古代穿皮衣,其毛皮向外,所以外面必须穿罩衣,即这里所说的缁衣、素衣、黄衣。孔子的意思是说,罩衣的颜色必须与皮裘的色泽相配。⑤亵裘长:朱熹《集注》云:“长,欲其温。”⑥袂(mèi妹):袖子。朱熹《集注》云:“短右袂,所以便作事。”⑦寝衣:睡觉所用的小被。一说,寝衣是睡衣,朱熹《集注》云:“不可解衣而寝,又不可着明衣而寝,故别有寝衣。”有人认为,“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当在下章“齐,必有明衣,布”之下,都是讲斋戒的守则。⑧帷裳:用整幅布所做的礼服。⑨杀:裁去。⑩吉月,指初一(朔),一般这一天必须举行朝会。又,程德树《论语集释》认为是指大年初一。
译文
君子不用天青色、黑红色镶边,绯色、紫色的布料不用来做便服。夏天穿着粗、细葛布单衫时,必须套上外衣才外出。黑衣配黑羊皮裘,白衣配白鹿皮裘,黄衣配黄狐皮裘。
在家穿的皮裘较长,但缩短右袖。必须备有睡觉的小被,相当一个半体长。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居家的便服。
守丧结束,什么东西都能佩带。不是作为礼服的裳,必须裁短一些。黑羊皮裘、红黑色的冠不穿戴着去吊丧。每逢朔日,必定穿戴朝服去朝拜。
段意
此章记载了孔子穿衣服的规矩。这些规矩虽然很琐碎,但体现了孔子顾及礼仪的详密考虑,很值得玩味。例如,天青色是斋服的颜色,黑红色是丧服的镶边,所以不能用来做常服;绯色、紫色不是正色(古代以纯色为正色,杂色为间色),而且是女子服装的常用色,所以不能用来做便服。又例如,粗、细葛布的单衫比较“透”,作为家居的便服无伤大雅,但外出就显得不庄重,所以必须套上外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