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过程与结论

过程与结论

作者: 文笔书生小王 | 来源:发表于2022-12-03 15:08 被阅读0次

在《道德经》中有一句话,九层之塔,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一种量变成质变的哲学观。若没有这个过程的历练,直接攀高枝,那受苦的终将还是自己。

像去一个地方旅游,有的人7日游是按照导游的规划,一个一个景点轮流观光,离开后留下一堆的照片与纪念物带回家中,似乎没留下什么特别的记忆。

而有的人到一个地方是熟悉当地的生活和风味,跟各类人群打交道再去探索,因此这些记忆才更易留在脑中,因为当地人多年的经验就是一笔新的财富。

另外,记录书中重点也是一门学问,有的人是哪句话有震撼力,或者是高度凝练后的句子,就记下它。而有的人是注重分析过程,努力在寻找作者回答为什么这样的这个相关推论语句。

比如,像《论语》这类书,涉及面及其广且语句高度凝炼,可以分多卷,每一卷可写成一本书。而外国很多学术性书,具备大量论证过程,虽然很厚读起来费时间,但跟国内书配合起来一起看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对于我们读者的来说,慢一点没关系,慢就是快,若真能把一句真理终身奉行的话,其带来的价值更为深远。

还有经验与研究的关系,经验是我们碰到开水知道烫,下次不会再碰的认知过程。而研究某个东西,比如写一篇学术论文、发现某个行星啥的,这些事情需要大量的实验结论作为依据,可能当时研究出来的还未必是正确的,这也论证了过程与结论的关系。

还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推论,有人说学者与商人之间相互对立,一份学术性报告由长时间封闭式、孤独的面对笔记本创作而成。而商人与交易更贴近于现实的实践。比如,经济学家未必做生意厉害,做生意厉害的商人未必懂很多专业术语。

像有的教育也是如此,一种框架式的学习,被确定好的第1册书、第2册书,分入门、进阶、高级,很多学科不是由自己自发式感兴趣的去探索知识。

那么要怎样让自己重新受教育呢?读书就是重新接受教育,一所终身大学,自由探索,学到老,活到老,永无止境。

因为世界有太多未知了,可能终其一生得不到解答,但这个过程会让我们茁壮成长,从而不断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

相关文章

  • 过程与结论

    在《道德经》中有一句话,九层之塔,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一种量变成质变的哲学观。若没有这个过程的历练,直接...

  • 课堂提问艺术

    问题与答案的距离 徐杰老师 要想办法拉长“问题”与“答案”之间的过程。“过程”有了,“结论”自然就有...

  • 互联网游戏项目分析—SQL&Power BI

    目录: ● 项目背景 ● 分析目的 ● 分析思路 ● 分析过程 ● 结论与建议 一、项目背景 某角色模拟对战游戏(...

  • 论题与结论。

    论题是就是引起说话或讨论的问题抑或争议,是后续所有讨论的驱动力;结论是作者或演说者想让你接受的信息。 论题可以...

  • 发文与结论

    全都变了…… 漫天的星光从茂密的叶间洒下,公园的石椅静静地沐浴着新秋的月光,一阵清风流过,叶窸窣地响了...

  • 我们如何思维(五)

    智力训练的手段和目的:心理与逻辑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逻辑包括一切经过思维得出结论的过程,不论结论对错如何。从...

  • 结论和它的推理过程

    1.《学会提问》是一本讲述批判性思维的书,所谓批判性思维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2. 批判性思维也分强势和弱势,弱势...

  • 生活在裂缝

    语言与文化 对逻辑的缺省使得中国文化与教育是结论式的,而西方则更注重思维的过程。 所以不...

  • jprofiler定位内存占用过多问题

    现象 解决办法 排查过程 结论

  • 作文

    argument 这篇文章讲了什么结论。为了证实这个结论,作者说了什么理由。但是,这个结论和它的推理过程是存在问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程与结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dp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