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课本的美食一向被人津津乐道,比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
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
当时,就很难理解辣子到底是什么东西?
是辣椒吗?显然不是,因为青辣椒无法保存,干辣椒无法下饭。
后来去了#云南旅游#,才知道,云贵一带有一种辣椒做的菜!
苗族同胞喜欢吃辣椒,有一种特殊食品“辣椒骨”,香气馥郁,鲜辣甜酥,是当地农家的调味佳品。
平常一家大小用它当盐碟点菜吃,出门就包上一包带在路上当菜吃,逢节日做莱就用它做调料,远方来客就煮一锅辣椒骨汤,热乎乎地端上来作汤喝或是用来泡饭。
我想应该是这种辣子,可以下饭吃,或者煮汤泡饭,这才符合文章里说的喷香的米饭带走了疲惫。
或者可能是#豆豉#,云南东北地区的干豆豉、辣子豆豉,在火塘边烤黄了,掰成小块小块的,撒点盐巴,很是下饭。收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