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9月要去武汉读研,8月底辞掉了在济南的工作回到了家里。在外求学的这些年,每次回到家都有一种兴奋与好奇,兴奋的是可以见到许久不见的父母,好奇的是些许家里会有某些新变化。回到了家,各种好吃好喝的在等着我,母亲更是变着花样做我喜欢吃的东西,可谓是大饱口福。
一番高兴过后,终于有机会来好好地看一下父母。忽的发现父母脸上的皱纹如此的多,就如同黄河冲刷过的沟壑那样的深沉。尤其是看到父母头上的白发如同寒冬大雪过后的树林一般,我才突然意识到父母变老了,那个小时候我所依偎在怀中,骑在脖颈上,我所以为的那一直会为我遮风挡雨的两个人也会变老。
后来我静心一算,自从六年级住在学校以后,我能和父母相聚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初中时还能每两周回家一次,每次返校之前,总是哭哭啼啼的舍不得离开。高中尚可一个月回家一次,但是高中时不务正业的我,总是希望快点开学,去探索外面的花花世界。上了大学,就成了半年回一次家,回到家后就总希望能够晚点开学,这样在父母身边就能够多待一会。
我的父亲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了,初中毕业就去了供销社上班,后来国营经济不景气,就凭借在供销社的经验开了一家五金店,也算是能温饱。从小到大,我对父亲印象最深的便是店里如果有什么缺货的地方或者人家有需要东西的,父亲便会及时登着他那老旧的自行车去县城进货,以至于我总是埋怨他:什么都不管,就只知道进货!父亲的自行车一登就是十多年,到我上了初中的时候才借钱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可是十多年的寒冬酷暑,十多年的风里雨里,也让父亲的腿换上了关节炎,以至于现在五十多岁的父亲每一次站起来都困难。每次看见他艰难的站起来,我心头也是一酸。父亲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什么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告诉我,但除了“注意安全”,父亲从小对我说的就是求人不如求己,凡事都要靠自己!是啊,父亲也是这样做的,那辆老旧的自行车不就是最好的见证吗?随着这些年我在外求学见识的增长,我越能深刻的感受到了这句话的重要性以及作用之大。
我的母亲更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小学没有毕业,见识更是不多,以至于现在进了城里连交通指示灯都看不明白。但母亲给我的爱我总是能深深的感受到。我小时候体弱多病,经常少不了去请大夫。记得有一次,得了重感冒,高烧不退,母亲听说用手来回挠头可以去火,于是母亲就坐在床边给我挠头,由于浑身难受,挣扎间我就睡着了。大概是到了深夜,我醒来发现母亲还是不知疲倦的用她那有力有温度的手轻挠我的头皮,果真第二天就好多了。其实这样的场景不知已经发生多少次了,每次生病半夜醒来总是能看见母亲坐在我身边悉心照料我。住宿以后,每次生病都想回家,都想回到母亲身边。我的母亲是我心中的一剂良药,想到母亲就感觉所有的病都好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句话映证在我母亲身上一点都不为过。我每次开学之前,母亲总会把我所有的衣物都洗一遍,就好像要承包了我下次回家时所有要换洗的全部衣物。来武汉之前母亲把我的毛巾床单都重新洗了一遍,特别的清香、特别的舒服,以至于我都舍不得用,生怕闻不见母亲的那温香的气味了。
我不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从小到大没少惹父母生气。更为可气的是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都没有考上。父母虽然口头上说我,但是内心却坚持要我去上学,于是我又重新复读了两年,好歹也算考上了。大学毕业以后去了青岛工作,但是半年的工作经历以及对现实的不满让我萌生了考研的想法。但是又怕给父母造成沉重的负担。但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将这一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还是义无反顾的支持了我。我想正是由于父母从来没有放弃过我,才让我有了不放弃自己的信念。没有多少文化的父母,用他们的行动与支持来告诉了我这些世间哲理!
感谢我的父母,但是由于自己不善于表达,感谢的话从来没有在我嘴中说出来过。但我还是要写下来,用这种方式来感激我的父母,告诉他们我也没有抛弃自己。虽然现在我与父母聚少离多,距离也是越来越远,但是父母与我的心却无比靠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