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奇诗趣文简书文萃
Trying not to Try无为而为

Trying not to Try无为而为

作者: 一枚冰儿 | 来源:发表于2018-07-03 23:02 被阅读64次

Trying not to Try无为而为

来自万维钢日课;加拿大:Edward Slingerland 中文名森舸澜

                         

无为首先是一个个人状态。无为就是“not trying”,不刻意追求,不用意识控制,好像特别放松的去做一件事,结果做得非常自然。(庖丁解牛)

做事达到无为的水平,反而需要艰苦的练习!儒家培养人的最高目标也是无为 。

人的思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系统 —— 一个快速的、自动的、不需要主观努力就能运行的“系统1”也称 热认知”;和一个慢速的、刻意的、需要费力的“系统2”,称为“ 冷认知”。热认知系统大体是无意识的,比如我们日常的动作,走路、开车,并不需要先想好动作要领就能自动完成。冷认知系统需要随时做判断,费时费力,但它的好处是面对新的信息能够随时调整,给不同任务设定新的优先级。

“刻意”,就是 ACC 和 lateral PFC 同时打开。任务主要由慢速的冷认知系统完成,整个动作是有意识的。

“熟练”,就是 ACC 和 lateral PFC 同时关闭。任务主要由快速的热认知系统完成,整个动作是无意识的。

“无为”,是意识和潜意识,冷认知和热认知的完美合作。意识放开了身体,让身体自发地、非常自然地去做一件事,而与此同时,意识又保持了高度的敏锐。

无为和熟练,无为和刻意之间,就差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值得一个高手用一生去追求。

无为与心流

所谓心流,是说你在工作的时候进入了这么一种沉浸的状态:

无需使用什么自控力,你自动就高度地集中了注意力,外界根本干扰不了你;

感觉毫不费力,但是有特别高的工作效率;

完全被所做的事情吸引,以至于忘了自我;

而且忽略了时间的流逝;

还有强烈的愉悦感

可是,我们在生活中的忘我体验其实有很多,比如说看电视剧沉浸在剧情之中、跟朋友聊天、打牌、玩简单的小游戏、玩手机和上网,这些体验算不算心流呢?为此心理学家特别给心流增加了两个条件:第一,你从事的这个活动必须对你是一个挑战;第二这个活动必须涉及到复杂的技能。

区分好的忘我体验和不好的忘我体验,应该用另外一个标准:你做完这件事之后是感到很满足,还是很空虚。

如果用这个标准划分,那么好的忘我体验就不是心流,而是无为!

无为,就是做事符合道。更准确的说,是你放松自己,把自己交给“天道”——这么一个你认为确实存在,而且比你自己更伟大的东西。

如果你做的这件事,符合你的价值观系统,而进入了忘我的状态,这才是无为。

什么叫幸福?幸福就是“be part of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 成为一个比你大得多的东西的一部分。我们看企业家爱说一个好的企业必须要有“目标”、“使命”、“价值观”,都是这个意思。

无为,是特别自然,自发式的发挥,这种自然无法伪装。当你呈现无为的状态,你的确就充满魅力,人们就是会信任你和亲近你。

但所有人都知道,无为,常常很难达到。

无为有个悖论:越是追求无为,就越无法达到无为。

中国古代这些先贤,道家也好儒家也好,其实都在追求无为,他们的分歧是在于怎样达到无为。孔子和荀子这一派认为必须经过艰苦训练才能达到无为的境界。而老子这一派认为无为是人的天性,人只要发掘自己的天性,跟大自然和谐,就能达到无为。

心流是心有狂喜式的情绪激动;无为是荣辱不惊般的情绪平和。无为比心流格局更大。

无为,是意识放开了身体,以自动化的热认知为主导的状态,行为都是自发,动作特别自然,感觉无比自在 —— 而在这样的状态之下,不但做事毫不费力,而且还能获得“德”的社交加持,能影响他人,甚至可以治国。

不管你练的是什么,都是在追求无为。

先说儒家

孔子认为,热认知主导的、人的天性,就如同野马和洪水,绝对不能放任自流,必须用冷认知加以控制。这个见识,其实西方的柏拉图也有,包括近代的弗洛伊德,也是这么想的。

西方思想家是悲观的,而孔子是乐观的。柏拉图认为人要一直都得非常艰难地去控制这野马。弗洛伊德说人为了在社会中跟别人和平相处,就不得不约束自己的本性,看到美女也不能动手,看到好吃的也不能拿走,整天这么自我克制,整个状态是难受,简直是悲剧。

其实我们也知道,意志力可能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如果随时都要动用意志力控制自己,实在是非常费力,而且也不一定成功。

孔子通过不断地学习,慢慢地这些技能就会凝结在热认知系统中,变成“肌肉记忆”,可以自动运行了。孔子七十岁的时候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荀子说:礼的本质是怎么把有限的资源,有序地分给众人。设定“礼”的等级只是第一步。先贤更关键的手段是第二步:通过礼仪训练,磨炼人的欲望,让人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分配!

作为文化训练和教育手段,儒家是一套非常好的技术。现在科学实验完全支持这些训练手段。沉浸式的训练,在心理学上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就算本来不和谐的人,按照礼仪做着做着也就和谐了。一起唱歌跳舞这种步调一致的集体活动,能够加强人们的集体认同感和互相合作。

孔子这套武功有个漏洞:就是它每培养出来一个君子,就可能同时培养了十个伪君子。即乡愿,是泛指从外表看完全符合孔子的道,但是内心是个伪君子的人。

说说老子

相当于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那些嬉皮士。

老子学派的人认为人的最基础本性是好的,他们形象地说这些本性是“腹”,也就是肚子里的本性 —— 所求无非是吃饱喝足而已。真正出问题,带来不好欲望的,不是腹部,而是眼睛 —— “五色使人目盲……”就是说眼睛看到了距离自己本分生活很远的东西,才产生了不良的欲望。

老子学派认为孔子把人的行为贴标签,这些是好的,这些是美的,那些是坏的等等,其实损害了这些行为的体验。

老子学派的武功有两个。一个是用机智的文字来说明孔子那一套区分好坏的理论不靠谱,比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后世“禅宗”的“公案”教学法,也是这个意思。另一个办法可能是创立了一些具体的行动指南,比如“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有人怀疑这可能就是说的一种呼吸心法。

类似“runner’s high” —— 就是通过大运动量的体能消耗,暂时关闭冷认知,达到一个无意识主导的愉悦状态。不过这种状态也可以通过饮酒、吸毒和性行为达到。

总而言之,孔子的做法是一直练到不需要动用冷认知的程度,而老子的做法是用个什么手段关闭冷认知。

老子的无为,看似是什么都不干,恰恰却是想干大的。比如老子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像这样的话,听着好像是一种神秘而高雅的哲学智慧,可是你仔细想想,这不就是以退为进的政治手段吗?就好像太极拳,表面上看崇尚柔弱和缓慢,实际想的是比强壮和快速更厉害!

那么如果你隐居的时候心里想的是当更大的官,打太极拳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赢更强的对手,你这是真无为呢,还是假装无为呢?

孔子和老子这两个办法最后遇到了同样的矛盾:动机。这正是我们前面说过的,无为的一个悖论:你如果特别想要无为,你就达不到无为,你要真想达到无为,你首先要不想要无为……

后来孟子和庄子,又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我们将会看到,所有方案都解决不了这个矛盾。也许我们本来就应该生活在矛盾之中。

孔子令人崇敬,而孟子……惹人喜爱。

孔子的做法是用冷认知做主导,勤学苦练,把周王朝先王设定的礼仪和文化融入到热认知系统之中去,过程艰难,很多人望而生畏。而孟子则说,其实没有必要费劲重建一套“好的”热认知,每个人心中天生就有好的热认知的种子,你只要略加培养就可以了!

孟子打了个比方。比如现在有个花园,其中有些好苗,代表人天生就有的,“好”的,热认知。但花园里也有野草,代表人的不好的天性。

孟子说,面对这个花园你可能会犯两种错误。一种是放任不管,那这人就可能学坏了。另一种是拔苗助长,也就是试图用冷认知强制取代热认知。

拔苗助长的极端例子是墨子学派。墨子的思想相当于今天西方的“效用主义(utilitarianism)”这个派别,认为判断一件事对错的标准不应该是这件事本身有什么道德不道德,而是它带来的结果怎么样。墨子给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是否有利于增加社会财富

是否有利于增加人口

是否有利于加强国家的秩序

在孟子看来,这是违背人性的做法。你不可能一天到晚活在理性计算之中!孟子说,想让人做好事,必须从他的善良本性出发,去培养和引导。

比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就是说孟子认为移情作用(empathy)是天生的。

移情作用来自人脑中的“镜像神经元”。因为有镜像神经元的存在,我们看别人受苦,感觉就好像自己受苦一样,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看电视剧都有可能流泪,这是天生的。

其实现在科学家算是基本肯定了,人脑中一生下来就已经有了“道德模块”,可以说道德系统就是天生的。我以前读过一本书,乔纳森•海特的《正义之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心中已经有好苗了。怎么培养这些好苗呢?孟子说你只要从自己的天性出发,然后把天性扩大,发挥想象力,把你在这个地方的感情也用到别的地方去 —— 也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所以孟子跟孔子最大的区别是孔子是以理性规范感性,而孟子是从感性出发,培养感性。以前西方的学者认为我们就应该用冷认知压制热认知,而今天的科学家明白,人的最基本思维模式完全都是模拟和形象化的,所以孟子的确有道理。

孟子的做法就是在任何人身上找到闪光点,然后从这里出发,鼓励他把这个闪光点发扬光大。

最后一位大神,庄子。

老子学派主张关闭冷认知,让热认知主导。但老子学派又把热认知系统分成了“腹部的”和“眼睛的”两类,说腹部的欲望就是好的,眼睛的欲望就是不好的。为了回归好的本性,老子学派必须采用避世的方法,过隐居的生活。

庄子则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区分什么“腹部的”、“眼睛的”热认知!你选择隐居避世,这就等于事先已经做了一个价值判断,这和孔子给各种行为贴标签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庄子的做法是根本不做任何事先预设的对和错,“跟着感觉走”,热认知把我们引向哪里,我们就去哪里。

现代心理学实验的确发现,如果通过喝醉酒的办法让人关闭冷认知系统,以热认知为主导去思考问题,有可能获得更发散的思维,带来创造性。

这大概是庄子式“无为”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 它不但能带来“德”,而且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创造性!

怎么达到这个状态呢?庄子的做法是“ 忘记 ”。我们看《庄子》书中人物一旦要去做个什么大事,总要花上好几天时间去做“忘记”的功夫。这种功夫大约分三步:

正常状态,能听到外界的声音,考虑外界对自己的评价

不听外界的声音了,只关注自己的内心冷认知对对错的判断

忘记自己,不听冷认知的判断了,让热认知接手。

这一套功夫,特别适合运动员和演员发挥。比如游泳,庄子就特别提到,如果这个人能忘记自己,忘记恐惧,他就能游得特别好。如果一个人游泳的时候总想着“自己”,可能连动作都不会做了。

庄子也有漏洞。如果不应该预设任何价值判断,那你庄子凭什么认为冷认知就不如热认知?如果一切道理用语言说出来就是贴了标签,那你庄子为什么又要对惠子说那么多话?

到底什么是“自然”?到底有没有“对错”?

孔子、老子、孟子、庄子,他们的最高目标都是让冷认知和热认知完美统一,达到无为状态,也就是 not trying。但是他们的路线非常不一样。

孔子主张以冷认知为主导,通过勤学苦练,把先王的智慧凝结在人的热认知之中,是 try hard not to try;

老子主张直接关闭冷认知,只保留“好的”热认知,是 stop trying;

孟子主张人天生就有好的热认知了,应该把这些好的热认知给培养壮大,而不必用冷认知强行建一套新的热认知系统,是 try, but not too hard;

庄子跟着感觉走,事先不做任何对和错的区分,是 forget about trying / not trying

那么一位有学问的现代人,应该怎么达到无为的境界呢?

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格喜好选择不同的方法,而且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

在学习任何技能的初期,我们应该用孔子的办法,勤学苦练,搞沉浸式的教育体验,争取习惯成自然。

具体做事的时候,尤其是要做那些能够影响别人的大事,我们应该参考老子的思想,不轻易干扰复杂系统。

培养艺术品位,提升道德水准,我们可以用孟子的办法,找到身上的闪光点作为种子,慢慢发展壮大。

如果面对一项压力巨大而又特别重要的工作,我们就应该学习庄子,忘记自我,让热认知引导我们发挥水平。

这些手段的确是互相矛盾的,但世界本来就充满矛盾。无为,本来就是一个悖论:你越想得到无为,你就越得不到无为。

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最大的一个不同,是中国文化不爱在理论上较真,但是特别崇尚实践!

无为,也是这样。四派武功,我们光在这里纸上谈兵没用,你只有实践了,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境界。

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Trying not to Try无为而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ks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