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随笔散文想法
小窗幽记(207):有道与求理

小窗幽记(207):有道与求理

作者: 墨缘的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4-09-28 10:37 被阅读0次

原文:人之生也直,人苟欲生,必全其直;贫者士之常,士不安贫,乃反其常。进食需箸,而箸亦只悉随其操纵所使,于此可悟用人之方;作书需笔,而笔不能必其字画之工,于此可悟求己之理。

译文:人生来身体便是直的,可见人要活得好,一定要直道而行。贫穷是读书人的生活常态,读书人不安于贫穷,便是违背了常态。吃饭需用筷子,而筷子也只是完全随人的操纵来选择食物,由此可以悟出用人的方法。写字需用毛笔,而好笔并不能保证字画的美好,由此可以悟出凡事必须反求于自己的道理。

随感: 从“人生来身体便是直的”这一简单事实出发,我们不难领悟到,生命的本质在于直率与真诚。这不仅是对外在体态的描述,更是对内在品质与行事风格的期许。人要活得好,确实需要直道而行,这不仅是一种勇气的体现,更是对自我价值与原则的坚守。在人生的旅途中,要保持一颗正直的心,不受外界诱惑与压力的左右,才能行稳致远,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说到贫穷与读书人的关系,这不仅是对古代文人墨客生活状态的描绘,也是对精神追求与现实困境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贫穷,对于读书人而言,或许是一种考验,不妨说,它更是磨练意志、锤炼品质的熔炉。真正的读书人,能够在贫穷中寻找到精神的寄托与满足,不为物质所累,不为名利所困。因他们深知,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实现自我超越。反观那些不安于贫穷、急于改变现状的读书人,往往却容易迷失方向,忘却初心,最终可能沦为物欲的奴隶。

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我们也可以领悟到深刻的哲理。如吃饭用筷子,这一简单的动作背后,隐藏着人与物之间微妙的关系。筷子作为工具,其价值在于服务于人的需求,它本身并无主动选择的能力。这启示我们,在用人之道上,应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和个性差异,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与特长,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与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团队关系,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

同样地,写字需用毛笔这一事实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好笔虽能锦上添花,但终究无法替代书写者的技艺与情感。这告诉我们,无论在任何领域,无论拥有多么优越的条件或工具,真正决定我们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还在于我们自身。我们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保持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追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因此,人生如一幅画卷,需要我们用心去描绘、去感悟。在直道而行中坚守自我、在贫穷中磨砺意志、在细微处领悟哲理、在努力中提升自我——这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让我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挑战与机遇,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与意义。

相关文章

  • 硬笔手抄:《小窗幽记》传世警句——人心好胜,我以胜应必败;人情好

    《小窗幽记》——朝市山林俱有事,今人忙处古人闲。 《小窗幽记》——富贵之家,常有穷亲戚来往,便是忠厚。 《小窗幽记...

  • 前来报道

    小窗幽记

  • 《小窗幽记》精华摘要

    《小窗幽记》精华 >> 【志要高华,趣要淡泊】出自《小窗幽记•灵》。意思是:志向要高大光辉,情趣却要淡泊。 >> ...

  • 小窗幽记

    在如何立身处世方面,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光明之路,他归纳出的“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 全文 陈继儒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

  • 小窗幽记

    三白写了一句话“檐前老树一株,浓阴覆窗,人面俱绿”,用此话评价《小窗幽记》甚好。

  • 小窗幽记

    想想有时候的落寞,还真是种难以言说的滋味。那些日子东奔西走,一个人踽踽独行。看人来人往,高楼幢幢。出去时,清晨风凉...

  • 小窗幽记

    时光,浓淡相宜,人心,远近相安。流年,长短皆逝。 ——《小窗幽记》 写字废,想做个手帐也是操碎了心⊙﹏⊙ 今日看到...

  • 小窗幽记

    【久未提笔,略生疏……记今日雨,娱众一乐】 无题 ——忭迴 薄暮细雨月朦胧, ...

  •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中说道: 身上无病,心上无事,春鸟便是笙歌。人一辈子,忙乎到最后,都会发现,真正的幸福和逍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窗幽记(207):有道与求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tn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