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还是个虚岁20的小“年轻”,但我做事情却奉行“不打无准备之战”的准则,不管做什么都要“翻箱倒柜”去了解透彻这件事情,了解它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借鉴别人做事情的方式,然后再来付诸实践。我一直觉得这是个很好的习惯,最起码,它让我显得很“成熟”,很“稳重”。
但是,和父亲聊过之后,我却开始觉得,我的做事方式好像不太对?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我看完了《晨间日记的奇迹》,觉得非常的有用,在我花了大半天时间去搜索和研究这方面的资料后,包括:模板、达人经验分享等。我决定从明天开始就这样做,不要再浑浑噩噩的浪费时间了。我把我的决定和“晨间日记”告诉了我的父亲,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李参老师的公众号,里面有详细的关于如何用印象笔记做晨间日记的方法介绍,然后,我就对我父亲说,等我明天再研究一下李参老师的资料,后天早上再开始做晨间日记。
听到我的说法之后,我的父亲一脸无语的看着我,说:“难道你做任何事情都要这么周详的吗?就不可以先开始做,然后再慢慢改进吗?”我很自然的就回了他一句:“当然啦,我想要一开始就做好一点。”父亲又说:“你觉得这样可能吗?做事情的第一步不能想太多,越想就越做不成事情的,我看你一个星期之后都写不出一篇晨间日记出来。”说完就走开了。
那天晚上我回房间之后,开始看李参老师的晨间日记制作方法,看着看着,就开始觉得无聊,觉得这东西有点复杂、难搞,好像不适合我。我才觉得我父亲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有时想得太多、了解得太多,未必是一件好事。想得太多,就相当于给行走在人生路上的自己增添包袱,只会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而失去继续前进的动力,只想着原地休息。
说到这儿,我又想起来另一件事情,制作读书笔记。我曾经无比纠结,到底是用纸质版的笔记本,还是电子版的笔记本好,在花了一大段时间去深入了解双方的优缺点之后,我才发现,搞了那么久,我还没有认真的写完一份读书笔记。
然后,我就放弃了,再也不去找别人的经验分享了,就算别人的方法再好,你把时间都花在学别人的方法上去了,照样一点效果都没有。
当然,如果你对我“集百家之长”得出来的读书笔记制作方法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下面的几行字。
我现在是电子版和纸笔兼用。纸笔版的用来摘抄、记忆喜欢的句段,电子版的用来写自己的感想、总结。由于我现在看书,既看电子书,又看纸质书,所以这样做读书笔记相对方便一些。
在最后,我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多和长辈沟通,有利而无害。毕竟,自己察觉不出来的问题,经验丰富的人,可能一眼就能看出来症结所在。
还有,也不得不承认,马克思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找出符合自己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