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614当高年级老师上低年级微型课……

614当高年级老师上低年级微型课……

作者: 花儿迎风飞扬 | 来源:发表于2024-07-07 07:26 被阅读0次

      当高年级老师上低年级微型课,年级跨度大,教师角色转变难,文本解读有侧重。

      这是一种挑战。对于多面手的老师,如果在某个年段下不来,或上不去,那是老师的悲哀。

      工作室的刘老师,她主动请缨,承担授课任务。

      第一轮线上磨课开始。主持人李校长说,优点少说,主要说思考与建议。

      课堂上难以摆脱高年级的影子,品读,感悟,精研,细究,多了高度,少了宽度,多了深度,少了厚度。

      我们的评课,完全身在庐山中。如低段语文要加大朗读,识字教学要突出重点,情境创设更具真实性,纠缠于各种细枝末节。

      李校长提醒我们,跳出来,才能看到课堂的全貌。

      备课前,要做好年级上下的承接:

1.了解学生识字与朗读的基本状况。

2.了解本学段学生的大致学习水平。如,默读的要求。

3.关注本课的学习线索。

      评课时,要关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1.教学内容是否是教学目标涉及的内容;

2.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

3.借助内容抵达目标的路径、方法等。

      授课时,注意事项:

1.形式为内容服务;

2.关注形式背后的学理;

3.形式重要,但不能大过内容;

4.好的内容,得有形式来填补。

      备课、授课、评课,这是教师的专业标识。如果我们不能冲破各个学段的“樊笼”,那么,也只是在原地兜兜转转。

      当我们明晰备课、授课、评课的要求,那么回到教育原点,所有的教学设计,将有明确的方向,果断的取舍和虚拟中的真实。

      只有把握真实的学情,才能以疑促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只有掌握整个小学阶段的编排体系,才能上下衔接,前后勾连,螺旋上升,游刃有余。

      想想那些名师名家们,于永正老师,王崧舟老师,窦桂梅老师,他们的各种观摩课与示范课,无不穿梭在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们。

      如果,我去上,只能更糟糕!我也是高年级语文老师,低段教学的经历为“零”!

      了解学情,是必备的;研读教材体系,是必然的;大循环教学,是必要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14当高年级老师上低年级微型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ug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