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瓦红墙

作者: Wity_末啼 | 来源:发表于2017-07-17 19:53 被阅读0次
冠冕    图/末啼

走进黄瓦盖顶的大正门,走过跨护院池的小石桥,映入眼帘的是刻着“广博雅正”的照壁。这是初次走进这黄瓦红墙之地时的场景。

广博雅正   图/末啼

待到离开时,看到的就是这照壁背面的校训“务本求实”了。

那面“广博雅正”面向校园外,让我们走进来的莘莘学子有了前进的目标。那面“务本求实”面向校园内,让每一个走出去的学子,在人生求学求进的路上始终务本求实。

学校的谆谆教导该是牢记心中,而那黄瓦红墙的古朴校园更是我们心中最留念的记忆之一。

冬日的一天,和伙伴们再次踏进这个校园。还是这个那样的各色古香,我似乎想起了自己当初非要考进这个学校的原因了。几乎铺满石板路的校园,顶着黄瓦,立着红砖的高墙楼宇,闭上眼睛似乎置身在曾经的皇城深处,回归到了许多年前的那份宁静。闹市之中的宁静。

还记得冠冕礼的那一天,我们穿上冠冕服。从山长楼开始,拜过张之洞像,走过含英楼、无邪堂、圣贤桥,来到冠冕楼前,官方公布的188.8米象征着我们广雅书院成立的那一年,1888年。似乎走过了书院的整个岁月。

黄瓦红墙里,最爱的是那栋昭明楼,“昭明有融,高朗令终”,取自于《诗经•大雅》,象征着对莘莘学子的美好祝愿。而我,爱的是它见证了我从几乎三年的求学时光。在这栋楼里,我们笑过闹过,,也曾哭过怨过;在这栋楼里,我们奋笔疾书,也曾放肆玩耍。那是最好的时光,最肆无忌惮的我们。

在我读高一还在琼华楼的时候。一个自习的晚上,从窗外朝昭明楼望去,那些个从长方窗户里透出的灯光,和路边的灯光一同映着昭明楼顶,那一瞬间我恍惚地以为那就是古时候的宫墙,我那一瞬间就是穿越了。那时候的我,就已经向往着去昭明楼里学习。

黄瓦红墙里,最始终被它吸引着的,是冠冕楼。这个校园里年纪最长的楼,曾经是广雅书院的藏书馆,而今则是我们的校史馆。在广雅读三年书,假如没有走进去过一睹芳容,那绝对是最大的遗憾。而我很幸运。

冠冕楼的外表,依旧是不变的黄瓦红墙,两棵笔直的木棉树立在楼前,就如护卫一般守卫着这栋楼。推开厚重的木门,走进眼睛的不时古朴的面容,而是宛如现代化博物馆的景象。那些挂在墙上的老照片,默默地向我们讲述着广雅这位百多岁的老人一路走来的故事。也许外面的世界经历了风云的变化,广雅却始终抱有着它的自豪与骄傲,而又踏实地往前一步一脚印。

或许,这就是校训“务本求实”所要告诉我们的。

黄瓦红墙,于我们而言还是一种如皇室血统般骄傲的象征。而永远印刻在照壁背面的“务本求实”却告诉我们踏实了脚下的地更加重要。

相关文章

  • 配图|宫墙

    红墙黄瓦

  • 黄瓦红墙

    走进黄瓦盖顶的大正门,走过跨护院池的小石桥,映入眼帘的是刻着“广博雅正”的照壁。这是初次走进这黄瓦红墙之地时的场景...

  • 北京、北京

    读《红墙黄瓦》 红墙黄瓦绿景山,天地日月社稷坛。 孔帝庙宇高玄殿,北海香山颐明园。 十三陵里天子现,皇史晟书国子监...

  • 北京、北京

    读《红墙黄瓦》 红墙黄瓦绿景山,天地日月社稷坛。 孔帝庙宇高玄殿,北海香山颐明园。 十三陵里天子现,皇史晟书国子监...

  • 对联诗词:衔

    红墙绿瓦衔叶黄; 云踪雨迹隐夕烟。

  • 《人约“黄”昏后4》

    《人约“黄”昏后4》: 红墙绿瓦衔叶黄; 云踪雨迹隐夕烟。

  • 水彩——红墙黄瓦之故宫

    雪安静的下,红墙黄瓦,故宫瑰丽庄严。。。 水彩的世界,将我们不曾看过的风景跃然眼前,我们想去旅行,想去看一片片美丽...

  • 时间 • 史命 | 浅读《钟鼓楼》

    鼓楼在前,红墙黄瓦。 钟楼在后,灰墙绿瓦。 鼓楼胖,钟楼瘦。 ————摘自《钟鼓楼》 《钟鼓楼》时隔三年细读起来又...

  • 【原创】春节前夕,看一看那古韵悠长的钟鼓楼

    作者:若水君之 鼓楼在前,红墙黄瓦。 钟楼在后,灰墙绿瓦。 虽然,人们早就不再用它们报时,可是,它们却成了老北京的...

  • 随笔

    钟楼在前,红墙黄瓦 鼓楼在后,灰墙绿瓦 钟楼胖,鼓楼瘦。 在电子女声精确报时的时代,我再也听不见悄然而逝的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瓦红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uq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