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能看透生死的大智慧来自于庄子,一句生亦何欢?死亦何惧?流传几千年,照样闪耀着光芒。
可惜,这句经典却在凡人的平凡生活中,慢慢改变成了血气之勇的意气放任之词,大抵成了下面这句话:你能把我怎样?来啊!老子连死都不怕!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87321/9ae82c1940f188a4.jpg)
这就没法听也没法看了。对是很对,但它一放在市井之徒的琐碎争执中,就总让人嘴角抽搐着想骂娘。就如我的一个朋友所说,但凡有人一无所惧的对他说这句话,他一定是诚诚恳恳的认怂认输,然后离这个人越远越好。
朋友说,庄子的话说的是生死的辩证,而当一个人说他连死都不怕时,就说明这个人心里没了任何的牵挂敬畏和底线,那就能有多远躲多远。
我也是一样的态度。
生亦何欢,我把它理解为警醒,理解为不要只因为活着而沾沾自喜,因为活一个人也许容易,但活着时,让心里有牵挂有念想有责任,才是一个人活着的根本,而这很艰难。
死亦何惧,我把它理解为劝慰,理解为每个人都不可能避免死亡,但当一个人在活着时,做好了自己的事,尽到了自己的心,无悔无愧,那死亡确实就不值得畏惧。
可到了现在呢?凡是有人说这句话,就成了另一个意思,就成了生无可恋,死无可惧。活着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没有,那死了又能怎样?烂命一条,随便!
估计庄子真的听一次,想要梦蝶,就没了可能。因为他绝对想不到,他的一句话,在后世,成了混账的代名词。
说混账,倒不是贬低谁,因为我们自己,或多或少的,都曾经那么混账过。
失恋了,会有这样的混账。
失意了,会有这样的混账。
失败了,会有这样的混账。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87321/126e953db998dcfb.jpg)
其他的,多了,诸如罹患重病,被朋友亲人伤害背叛,才华无人知无处施展,婚姻不幸,被不公正不公平对待等等,只因为一个人一件事,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混账情绪。
而清醒,都是在后来,甚至都是在中年或者中年以后,才觉得当初的混账如此没脑没心,羞愧难言。
说生容易,说死也容易,但生死之间,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何尝只会为一个人一件事而活?人群如藩篱,密密麻麻交交错错的,都是缠绕不清的情感,要生发的,要维护的,要付出的,要偿还的,要刻在骨子里的,要捧在手心上的,有谁能脱了这缠绕,真能意气冲天,置生死于度外?
我们的喜悦,总有人和我们一样的喜悦。
我们的伤感,总有人和我们一样的伤感。
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也不迟。
我们强硬,不会只因为自己而强硬。
我们认怂,不会只因为自己而认怂。
以前不懂,现在懂了也不晚。
到了这一步,才算是多少懂了庄子的用心,才算是生而为人,脱了懵懂。
毕竟,这世间,真能不顾一切的人,太少,所以,也不值得认真。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87321/93de9c5c285d299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