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艺术之家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

作者: 别具一格格 | 来源:发表于2023-07-25 06:39 被阅读0次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

维特根斯坦的书,以晦涩难懂著称。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不可言说的美好。对在现实中屡屡受挫的人而言,他的思想犹如久旱逢甘霖。他擅长段落式写作,作品短小精悍,和哲学家尼采的文风很像。

那么,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包括哪些主题呢?

第一个主题是,苦难与虚无

在《文化与价值》这本书里,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上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苦难,而人最大的苦难,是失去自我。空虚的生活会让人产生虚无感,而虚无感又造就了苦难。如果我们确信生活本身是有意义的,那我们就能忍受一切苦难。

第二个主题是,世界的意义不可言说

虽不可言说,却能在生活中显现。这个主题是维特根斯坦思想的精华。

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是一切的集合,就连世界之外这个概念,也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存在于思考中,人不思考,就无法解决问题。

维特根斯坦的这个思想,和中国禅宗主张的“教外别传,不立文字”非常像,都主张凡是文字或语言等能表述出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在削弱或歪曲内心的本意。他们都主张不可说,一说就错。比如,当我们给一个人起名字时,就已经扩展了现有语言来包含他,他能被语言表达后,已经丧失了部分真实的自己了。

维特根斯坦认为,尽管世界的意义不能用语言表述,却会在生活中会显现出来。当你把所知道的信息排列在一起时,意义就会自己显现,东西本来是怎样的,它就是怎样的。一旦用语言说出,就会被扭曲。人们想在语言中寻找出路,却发现,到头来只能找到更多困惑。所以维特根斯坦主张,在无法言说之处,人必须保持沉默。

第三个主题是,死亡、永恒与时空

在《逻辑哲学论》里,维特根斯坦认为,以永恒视角来观察世界,把它看作一个整体,这时世界是神秘的。如果永恒不代表时间的无限延续,而仅指无时间性,那么活在当下,就意味着活在永恒里。维特根斯坦认为,人活在时空中,而人生之谜的答案,必定在于时空之外。

人生对每个人都是难解的谜题,有些人认为,如果灵魂不灭,就能解答人生一切难题。维特根斯坦却认为,这是把手段当成了目标。人只有活在当下,当下才能成为永恒。这时候,我们的生活才是脚踏实地的,我们才真正能做到不受时间的束缚,安心生活。

那么,维特根斯坦对哲学做了哪些贡献呢?

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的最大贡献,在于梳理了逻辑与语言的关系。他认为,哲学是基于语言的思辨,而语言有自己的边界。同时,他还清晰指出了边界的存在,并断言人生意义在语言边界之外。

1953年,维特根斯坦去世两年后,《研究哲学》正式出版。这本书里,维特根斯坦说自己把哲学问题当作案件来调查,而不是做学术研究。他还说,也许只有那些曾有过书中相似思想的人,才能读懂这本书。

维特根斯坦认为,人不能思考任何非逻辑的事,否则,人就必须非逻辑地思考。这句话听上去有些绕,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上司给你交代工作任务,他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说话毫无逻辑,你肯定听得一头雾水,但如果他很清楚地告诉你:今天你要完成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做什么,第二件是做什么,最后一件事是做什么。这时候,你能很快领会他的意思,也就能很顺利地去开展工作。

在维特根斯坦眼中,哲学不是理论,而是活动,哲学的目的在于澄清事实,消除语言带来的混乱,使那些本来模糊的思想变得更清晰,为思想确立界限。他说:凡能被思考的东西,都能被清楚思考,凡能被言说的东西,都能被清楚言说。一个人语言的界限,意味着Ta的世界的界限。

维特根斯坦认为,你可以描述我,但那并不是作为主体的我,而是作为客体的我。也就是说,你描述的我,是你眼中的我,而并非真实的我。在我的世界中,一切都是我的体验,所以说我是世界的界限。

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和所描述的东西本身相比,人类语言的描述是很不准确的。每个解释,都是一个假设。来看个例子。红色物品能被摧毁,但红色本身却不能被摧毁。这就是为什么“红色”这个词,是独立于红色物品之外的存在。一旦你知道这个词代表什么,你就能知道它的全部用途。

在维特根斯坦后期的代表作《哲学研究》里,他的关注点从逻辑转向了语言。与逻辑相比,日常语言具有更多模糊性,离哲学核心问题更遥远。因此。当很多人阅读完《哲学研究》后,都会产生疑问:书中那些日常而琐碎的讨论,虽然很深入,但和哲学有什么关系呢?但维特根斯坦认为,在哲学中,语言和逻辑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在他来看,语言是游戏,崇高词汇和普通词汇之间是平等的,两者没有高下之分。语言是所有命题总和,口语是人类有机体的一部分,但语言有时能掩盖想法。说到这,维特根斯坦打了个比方:衣服外形由一种东西制成,这种东西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显身材。我们从衣服的外观中,根本无法推断在这件衣服下,藏着一个怎样的灵魂。

在《哲学研究》序言里,维特根斯坦说,他写作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书,能引发更多人进行思考,从而产生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思考能给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回报。维特根斯坦一生热爱思考,他曾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比思考哲学问题更美妙。因此他一直主张,人的思考应超越时间,不要被时间所局限。

在《战时笔记》这本书里,维特根斯坦写道:真正的幸福,并非指事业有成或家庭美满那种世俗意义上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指的是不生活在时间洪流中,而是只生活在当下。只有活在当下的人,才是最幸福的。

维特根斯坦的这番话,正是他哲学思想的精华。他的一生充满传奇,直到临去世,他都从未后悔自己当初的每一次选择。他一生知行合一,用62年的时间,完美地诠释自己的哲学主张。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为理想奋斗终生。维特根斯坦甘愿抛弃世俗的幸福,皆因他心中有着更高的精神追求。如果这都不是幸福人生,那这世界上恐怕也没有幸福人生了。


我是 @别具一格格,爱文字爱分享爱创作。

正在码字创造人生,

岁月孤苦,唯热爱可抵漫长,

期待与你相遇,学习,进步与成长。

喜欢记得点赞收藏,我们下次分享见。

期待关注,让你每天收获一篇优质文章。

相关文章

  • 每日有书: 维特根斯坦说逻辑与哲学

    ——· 关于本书 ·—— 《维特根斯坦说逻辑与哲学》这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维特根斯坦的生平经历、他的主要哲学思想,...

  • 维特根斯坦 天才之为责任

    才华是一种资本,同样是一种责任。 《维特根斯坦传》不仅是一部介绍他的生平经历的传记,也是介绍他的哲学思想的作品。副...

  • 语言游戏与建构主义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是焦点解决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它发展了语言游戏的概念,提出文字的不同意义取决于它所使...

  • 我能听得懂的维特根斯坦

    我能听得懂的维特根斯坦 20210622 听了一段音频,“维特根斯坦说逻辑与语言”,关于维特根斯坦的生平和他的学问...

  • “月亮只用来讨论和散步”

    以为《回忆维特根斯坦》是迄今最好的一本维特根斯坦传记性资料;打开1949年到1951年《维特根斯坦谈话录》,才知道...

  • 维特根斯坦 | 只有不幸的人才有怜悯别人的权利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 楚尘文化 编辑:苏萱 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

  • 转自微信公众号文艺学

    文艺学荐读 本文选自,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Ludwig Josef Joh...

  • 张金平购书书单 (2)

    《爱的艺术》艾里希.弗洛姆 《维特根斯坦笔记》维特根斯坦 《文学回忆录》木心 《我与你》马丁.布伯 《红书》荣格 ...

  •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书笔记(二十一)

    说到逻辑实证主义,其实贡献最大的是罗素的学生维特根斯坦。我们来说一说维特根斯坦吧。 前面我们说过大部...

  • 人物:维特根斯坦

    1889年4月26日,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出生于当时是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欧洲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af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