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天觉得时间多几个小时阅读都是幸福无比的。
上午8:30—11:00,第一次带一休参加了读书写作课,梁老师非常有感染力,对数学有自己的方法和理解,她快乐的情绪也可以直接影响到孩子,看得出一休在她的课堂上有自我介绍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爱好给小朋友的机会,他自己很满意。为了这个自我介绍,头一天晚上,孩子还主动问我:老妈,到底怎么介绍自己才好呢?能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困难,并及时帮他,这就是陪伴的乐趣和价值吧。我就和孩子在家里练习起来如何介绍自己的名字,如何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件小小的事在如今陪伴的每一天,都成了我美好的回忆。
梁老师说,数学是理解分析和转化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象九九八十一这个结果,有很多个不同的解题方法,孩子们别看年龄不大,大家都有很多主意,大脑可以灵活运用,真是脑洞大开。梁老师还跟孩子们说,大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信念去看待这件事,数学是很有趣,也简单,有规律可循的,大家要善于去转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自己提出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去验证,特别举出几个例子,说明很多数学算数,都是十以内的减法,和二十以内的加法,都可以简化到这种算法。
课堂结束后,我带一休去建业吃饭,窗户外面就是一个学校的大操场,他平时就喜欢足球,看着操场上的足球场地,他跟我说:妈妈,如果把数学运用在足球场上,足球也可以踢的更好,包括有些角度也是数学问题,又主动跟我讲守门员的球门宽度大概是几个人的总和啦,内场和外场的规律啦,总之一说起足球他就兴奋。不知这是不是课堂上梁老师讲的数感对孩子的影响力在起作用了。我从内心很希望一休可以跟随梁老师的数学课,我觉得这样的教学不只是给孩子填充知识,而是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对数学有了新的认知,真正的和生活结合,学了就能用,也便于家长在生活里对孩子陪伴培养此方面的常识,最主要是看到了希望,了解了孩子很多方面的能力,数学打开了思维,提高了认知能力,这就是开窍了吧,哈哈!可惜后来了解到梁老师太忙,自己开课的时间几乎没有,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跟随学习吧。
下午送一休去cs场地后,我去了一个朋友推荐的图书馆,在天堂明堂旁边,叫澄明之镜,一方面是想给孩子一个更开放的阅读空间,一方面自己也喜欢图书馆,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时间,在这里看看书,效率会比家里更高些。我拿出李老师给我的几本书,看到玮玮硅步,是魏老师父子俩的成长陪伴记录,很激动,因为在这个时候能有老师和孩子的教育经历做参考和学习,真是如获至宝!我一口气读完了书里的内容,当然是粗读,花了三个小时左右,很开心也很有收获。感叹一个教育家庭的教育模式,对孩子有至深致远的意义;也感叹一个孩子的可以坚持自己的兴趣脚踏实地的去实现理想,这是多难能可贵的品质啊!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自己总希望有个大的转变和突破,其实一切都是从当下一点一滴的积累开始的,没有捷径,有的只是生活的智慧和爱的陪伴,这是我需要学习的。我很欣赏书中魏老师对教育孩子的包容开放态度,从培养兴趣出发,以生活教育为思想导引,这真是我在努力寻觅的, 因此把书中各方面的培养和言传身教都一一记录了下来,也很喜欢那些名言警句,这都让我这个既无经验又无章法的笨妈找到了一些方向,一个下午获得了充分的精神滋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