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怀着崇敬的心情写左宗棠。以下称作左大帅。
以前也知道左帅的威名,特别是六十岁高龄抬棺出征收复新疆的故事。
一直拖到现在,才看左宗棠传记,真是相见恨晚。
清朝末年,风雨飘摇的末代王朝已是强弩之末,左帅一直到49岁才有机会出仕,后来慈禧为了制衡曾国藩才启用左帅,官至总督,他排出千难万险创办福州船政局,结识胡雪岩,两人惺惺相惜,互相成就。
南方的太平天国已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的合力镇压下平复下去,给这摇摇欲坠的天国续上命。
西北阿古柏入侵新疆,沙俄乘机占领伊犁河谷,机缘巧合之下,只有左帅是最佳平叛新疆的人选。
慈禧此生能够同意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件事情也算是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此时,最困难的莫过于粮饷。
朝廷拿不出银子,东南各省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故意拖欠军饷,战事已迫在眉睫,不得不发,左帅只好向朝廷上书只能通过向洋人贷款这一种方式筹响。
这时,李鸿章这个宿敌出来作妖,说是一旦向洋人借钱洋人就知道大清国库空虚,还极力劝阻可以帮助左帅借钱的朝廷重臣,从中作梗。且不说李鸿章这个卖国贼主张“和”,除了割地赔款,还是个软骨头,洋人都喜欢跟李鸿章谈判,因为给李鸿章行贿他就可以放弃国家利益。私心过于重,甚至大于国家利益。
不得不说,李鸿章这个卖国贼,在完颜崇厚去沙俄谈判归还伊犁问题私自签订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条约后,不但不反对,还规劝慈禧要让步,不要激怒俄国再开战,同意这割地赔款的条约。
然而在大西北,左帅万般无奈之下,只有委托胡雪岩向洋人借债一千多万两,这才解了大军开拔的燃眉之急,举国上下没几个人看好左帅能够在新疆打胜仗。
就是在这无人看好的时候,左帅凭借超高的智慧,运筹帷幄,苦心经营,在缺粮少银,内忧外患,朝中掣肘,强敌压境的状况下,打的一拳开,一年多的时间里,稳扎稳打,刘锦堂等部下冲锋陷阵,拔城夺营,很快打退了阿古柏的势力,全面收复新疆。
去过新疆的朋友,都可以看到伊犁河谷塞外江南,左帅沿路给人民发种子,耕牛,钱银,帮助他们安家落户,而且大军打一路仗种一路树,提倡大家种粮食,种棉花,让他们活的下去,稳定生产,自给自足。左帅还力荐朝廷把新疆设置郡县制管理,最后刘锦堂大将军作第一人新疆甘肃总督,直到暮年才回湖南安享晚年,为新疆做出巨大的贡献。
这里不得不说李鸿章短视,无法得知他是真的看不出来新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还是有意作对。
新疆地理位置处于中亚的中心,并不是不毛之地,反而矿产资源丰富,还有乌鲁木齐盆地,伊犁河谷可以富产粮食作物。
无论战略地位,还是物产丰富,还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李鸿章居然主张放弃新疆,固守东南沿海。
那么,试想一下,阿古柏如果占领新疆,那么中国失去了北方屏障,蒙古,西藏,甘肃,陕西将失去战略缓冲地带,入侵者不用多大的力气便可以直捣黄龙。这么浅显的道理,他李鸿章学富五车怎会不知,只能说他有私心,大大的私心!
如果沙俄占领伊犁,那么南北疆将无法联通,地理上割裂将造成边疆更加不稳定。
所以,左帅收复新疆,放眼未来又给晚清续上了命。
左帅为什么一心想要收复新疆,凭借胡雪岩借贷的钱银,抬着棺材,豁出命去打仗,在新疆的十四年里,夫人,儿子,儿媳过世都没有回去过一次,这里慈禧也感动的将左帅的奏折给所有军机大臣传看,感动不已。
正是因为林则徐被发配边疆后返回内地,临终前向左宗棠托付遗愿要收复新疆。
就连曾国藩晚年病重都说唯有左宗棠能够收复新疆,虽然慈禧用左宗棠制衡二人,曾国藩心里明镜似的,表面上不同水火,其实心里也是暗自佩服左宗棠的为人和才气。
好在,最后的最后,左帅是得以善终的。
但是,左帅被调回京师之后,再也没来过新疆,那个为他借贷雪花银,两肋插刀的红顶商人胡雪岩,被李鸿章打压,所有官吏把胡雪岩当提款机疯狂提银子,最终资金断裂,加上对票挤兑,最终富可敌国的胡雪岩也无力回天,朝廷还派左帅抄没家产,胡雪岩最后郁郁而终,死后给后代留下遗训,白老虎害人,后代不准经商,不得从政。
成就惊天伟业,互相成就的两人,最后都郁郁而终。
而新疆终于免除列强的割裂,新疆人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回到自己人手里,人民安居乐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