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老刘语意诚恳,我便坐下等车。叫老板娘泡上一壶灵青茶,边喝边聊。
老刘十分健谈,见识也广,他说,我们这乡旮旯里,最“吊"的有两种人,一是供销社的,紧俏的商品,如布呵,糖呵,煤油啊,全捏在他们手上,乡里人得罪不起。再就是这些司机,山里不通班车(客车),货车司机就翘上了天,说捎你就捎你,说不捎就不捎,磨破了嘴皮子,口水说干了,他也不松口,哪怕你是当官的,也不管用。有一次,一个公社书记要急着去县城开会,想搭个便车,而且是趟空车。那司机板着脸,硬是不松口。结果,他当着书记的面,把一个学校的伙夫请上了车。这下子,把书记气得不得了,脸上都成了猪肝色。你道是为什么,原来那伙夫是老交情,平时“进贡"的鸡啊,山货啊不少,人家是下了本的。
有人说,司机是认熟不认生。鬼话。什么认熟?他是认油水,像供销社的,食品站的,医院的,他才认。还有个林业站的,司机也不得罪,因为木材卡得紧,你要想点柏木去打家具,也得求人家放行。
再一个就是,带女不带男,哪怕你是病人,老人,都不行。辫子一甩,刹车一踩。如果是个漂亮的妹娃,司机隔老远都会把车停下来,不用招手,还主动请上车。年龄大一点的司机还好点,那些年轻的,一个个像皇上,威风劲可足哇!
不过,也有闹出事来的,还有闹出官司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