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安仁讲堂|以《孝经》滋养我们的心灵

安仁讲堂|以《孝经》滋养我们的心灵

作者: 瓯昆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18-06-04 19:15 被阅读0次

    华鼎书院 

    第二期安基金安仁师范班的讲堂上,西南政法大学董卫国老师给学员们带来了《孝经精讲》课程。董老师满面书卷之气,一袭唐装在身,让人不觉亲近几分。课堂上,董老师立足《孝经》,从《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旁征博引,以经印经,带给同学们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

    安仁讲堂|以《孝经》滋养我们的心灵

    董老师首先介绍了如何学习经典。他说:“要把经典的研习和身心的修养结合起来,有机会接触经典已属不易,更要加倍珍惜,读经是为了明道,是与圣人的交流,要把读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经典来滋养我们的心灵。”

    董老师从金文“孝”字入手,阐述了中国人对于孝的理解。孝是人性,是无所不爱的生命境界,是普遍的社会法则,是教化的根本,是家庭的核心。儒家看来,孝是圣贤学问的根本,由孝之情而激发的立身成德之道,贯穿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中,更是我们当下培养绵长的历史情怀和文化意识的根本。

    在《开宗明义章第一》里,董老师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句是《孝经》的核心,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是本,是源,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同时也是《论语》里提到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对于“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董老师认为这体现了儒家的强烈的生命本源意识和生命责任意识,“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这句话并非是叫我们整天以保全肉体生命为目的,而是强调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我们有义务去爱护自己的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

    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谁也没有办法避免,但不能无端的毁伤身体,浪费生命,那是极大的不孝。在儒家看来,孝有大小,小孝在乎独善其身,孝养父母,大孝则为国为民,以至于无所不爱,如果我们这个生命能够“杀生成仁,舍生取义”,那也是大孝,孝道承载着生命当下无限的责任,所以不但强调“不敢毁伤”,更强调“战争无勇,非孝也”。

    孝要做到爱与敬相持,爱是基础的情感联系,敬则是人格之尊重。有爱无敬,爱常常不能持久;有敬无爱,则真情不足。每一种角色或身份的人行孝道虽然影响有别,所谓“德必称其位”,但孝的根本精神则通乎所有的人。

    课程结束后,董老师就学员提问的“遗体捐献是否为不孝”等问题,站在儒家的角度进行了解读,认为“遗体捐献,不是不孝,是解病痛者之危,救残疾者之苦的大爱,更大是善、大爱、大德”,并且强调捐献者应该争取父母的同意,应该与子女协商,因为按照儒家的观点人的生命并非孤立个体,而是处于生命的连续性之中。

    安仁讲堂|以《孝经》滋养我们的心灵

    课堂的时间总是有限,董老师希望学员们能够把经典融入生活,真正的践行经典,做传统文化的学人。

    安仁讲堂|以《孝经》滋养我们的心灵

    文/春亮  图/禅乐

    董卫国,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副教授、西政国学教育中心主任,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特聘国学讲师,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孔子研究院(曲阜)特聘研究员,江南书院国学研究院研究员,北师大、西政辅仁读书会创办人,长期致力于国学教育和传统文化教学和公益传播。

    安仁讲堂|以《孝经》滋养我们的心灵

    华鼎书院成立于2010年1月,八年来专注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实践与推广。2017年4月加入浙江安福利生慈善基金会,转型升级成为安基金传统文化教育中心,承担安基金的“安仁计划”,以公益慈善方式继续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实践和推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仁讲堂|以《孝经》滋养我们的心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gy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