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总感觉离30岁还很遥远,遥远到忘却了青春是多么值得的美好,遥远到所有的岁月静好都是理所当然,遥远到懂得珍惜的时候已经匆匆而过。
时间总在指尖不经意的流逝,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些挽留的空间,三十而立所面临的危机,被时代不断重复抛现在我们面前,更多的时候我们并不愿意面对,于是生活不断重复,周而复始。但总有一些人不愿意屈服,面对历史的长河,大步向前,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A君,33岁,某南方985高校的材料专业本科生,毕业那年跨专业考本校金融专业,但一战失败,后来去了一家改性塑料企业做研发助理,一路做到技术部门主管,转眼工作近十年过去了,我们也许好些年未有联系,最近偶然一次聚会相见,发现A君少了当初了意气风发的锐气,却是沉稳了不少,回想起他几年前对本专业的工作也还一直骂骂咧咧、始终不可一世的样子,不免感慨果然时间是把杀猪刀,理所当然的认为曾经不可一世的他,也终究还是在生活面前低头了。
然而剧情并没有按照我想象的发展,我俩一番叙旧下来,才知道他在30岁的时候,做了一个大胆且理性的计划,基于过去的10年工作,他已经很清楚的意识到本专业的工作不是自己内心热爱的,但碍于家庭背负的各种开销,不能直接选择不干,于是他选择了曲线救国的形式。
2017年的A君在综合考量之下,觉得未来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希望学习更多的新知识,来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恰逢当年国家对研究生进行招生改革,取消在职研究生招生,明确招生类型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且均为双证,A君综合考量之下,始终觉得自己对金融行业还是比较感兴趣,同时也为了弥补毕业一战考研受挫的遗憾,于是他趁着国家研究生改革的春风,选择了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之一,并且决定在职备考,他结合工作节奏,详细制定了9个月备考计划,目标依旧是本科母校的金融专业,但这次是非全日制研究生。
备考期间,A君刚好接手公司新项目,所以白天基本没有空闲时间,晚上回到家还需要陪下孩子,时间严重不足,但即便如此,他仍旧坚持按学习计划,基本每天都需要挑灯夜读至凌晨2点,所幸的是,这次幸运之神选择了他,最终他以初试最后一名的成绩入围复试,复试后同样以最后一名的成绩入围拟录取名单,最终2018年顺利入学,学制2年,2020年顺利毕业。经历过方知得来不易,他在读研期间十分勤奋,同时凭借自己10年工作经验的优势,很快就找到了未来工作发展的方向,并积极寻求金融行业的各种机会与圈内大咖学习,现在的他也已经成功转行,成为了一名金融分析师,直至现在。
说到这里,周围朋友大多羡慕A君,毕竟不是每个30+的人都有这种魄力与果敢,总结A君,觉得有三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首先,30+的年龄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自身的认知能力不足,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是金钱?成就感?知识?还是```````?更何谈发展自己呢?从未出过国门,但却被历史教材称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的林则徐,就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涉猎了世界历史、地理、制造等多方面知识,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正是提高了自己的认知能力后,才能更加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进而高效发展。
其次,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后,不断打磨专业能力。要知道这世界上没有所谓一劳永逸的职业存在,也没有所谓的金饭碗,无论是做科研,还是做手工艺,如果我们能做到专家级别的存在,当然会有更多的话语权,发展的可能性也就越多,所以打磨自己,变成某个领域的顶尖存在,显得更为重要。
最后,提高自己多线程处理事务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与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在多个任务中快速切换,很多优秀的时间管理者,都具备极其强大的多线程处理事务能力,无论是按照事务的重要程度优先级别,还是按照时间紧急程度处理,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当我们有意识的进行锻炼,那么切换任务的能力就越强,阻力也就越小。
送上A君说的一句话,“当生命没有完全按照我们对未来憧憬的轨迹行进时,不要各种抱怨,即使已经30+的年龄,要相信一切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才刚刚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