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游学杂记(江前进)
2500年前,孔子率门徒周游列国,克己复礼,不为争霸的诸侯所喜。普世冷遇下,以至于“东门有人……累累若丧家之狗。”虽困厄如此,他最终还是背负起中华文明的“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之盛名……
游学之路充满荆棘,也无上荣光。
2019年4月中旬,金融系统员工一行多人,仿“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豪情,逆“少不入川,老不出蜀”的谚语,由古铜都出发,去成都某大学,圆我们对先贤圣人的敬/景仰之心!
一、课不易
课堂上,我们正襟危坐洗耳恭听。《多层次资本市场与企业上市》《管理沟通与谈判艺术》《领导干部公共演讲训练》《金融创新与金融管理》《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与研究》《突发事件舆情管理与媒体沟通》等课程在大学教授们精心地“传道授业解惑”下,直如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而每到课间休息时,我们仍不敢懈怠,经常三人一伙、五人一群自发地形成若干个自研小组,或趴在课桌上,或倚靠走廊旁……
令人感动/惊讶的是,小组中人参与之主动、思考之深远、讨论之激烈,与在课堂上多数时候的矜持不苟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成都著名小吃、菜品、火锅有哪些?
老妈兔头、麻婆豆腐、小龙翻大江谁正宗?
今晚是在宽窄巷子一醉方休,还是到锦里细水长流?
咳咳, 切莫见笑。古语,“学而优则仕”,我们是学而闲则游。君不见,游学游学,那是游在前学在后啊!况且,民以食为天吗……
课后的成都灯火璀璨,辉映着灿烂星空,而大街小巷甚至空气中处处皆是麻辣味……
大块朵颐心仪已久的川菜之后,为了寻觅赵雷歌曲《成都》的感觉,更为了自身健康着想,我们基本上要疾步快行半小时之上。
可同游中,有王姓同学却不太愿意随大流。才走了一分钟,他就嚷着要打的,我们坚决不许;再走两分钟,他又喊着到地铁站口了,我们又果断否决了。
未遂他愿, 王姓同学自是怏怏不乐,而我却百思不得其解。
我们这帮游学的同学们都知道,王姓同学在铜陵时,清晨常与天井湖水亲密接触,看惯了春花秋月夏蝉冬雪。其人,身高腿长,泳练后的体魄更是钢钢的!
但以他这趟游学时在岸上的糟糕表现来看,呵呵,我难以作他想,只能硬生生地怀疑他是“水军”……
二、命很硬
对于象我们这样远道而来,在职多年的成年/老到学生,见多识广的大学教授们为校誉及自家名声计,也不好过于怠慢,纷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力争让这类速成班欣欣向荣有口皆碑!
有杨姓教授瘦高个子,浓浓书卷气息。讲资本与市场这一课题时,他勇于“三个摆进去”,声情并茂地回忆起自己商海沉浮股市跌宕中的种种心痛。一时间,教室里清高与自负并存,失落共不甘同行。
当他再次声色俱厉地控诉中国股市的种种不是,慷慨激昂地告戒我们“不要去炒股,散户永远是亏的一塌糊涂!”之时,坐在后排的李姓同学终于忍不住了,站起身来高举右手大声报告道:“老师,我炒股没亏过,还赚了不少钱!”
闻听此言,我们哄堂大笑,这样的教学相长也是异数了,课上独有的肃穆之气氛瞬间就破了……
杨姓教授定力极好不为所动,客气地笑问道:“这位同学,你炒股竟然赚了钱,你是怎么做到的啊?”
我私底下揣度,杨姓教授也只是礼节性地就这么随口一问,他那么大的教授,当不指望李姓同学作答。
可哪晓得,李姓同学“嘿嘿”一笑,豪声道:“我命硬啊!”
我靠,我虽不是孤陋寡闻之人,但这种说法仍是超出了我的预期和想象,小/老伙伴们都惊呆了!
我抬眼望去,杨姓教授的表情也是错愕不已……
常识中,命硬之人六亲缘分比较淡薄,一般与女子关联较多。故古时娶妻,最怕女子八字不好命硬克夫。
忆往昔,中国史上最命硬的女人为西汉的王政君,未出嫁时就克死了两任未婚夫,之后更为恐怖……
看今朝,这位李姓男同学挺身而出,欲以一己之力克熊而扛起牛市的大旗。
“额嘀个神啊”, 血脉偾张之余,我情不自禁地翘起大拇指,由衷地赞道:“霸气李硬命!”
欢乐的日子总是一晃而过。一周的成都游学并无鲜花和掌声,也实在无法比肩历史上儒家的“仁学游”、道家的“逍遥游”、墨家的“政治游”和法家的“功利游”,可我们这些杂家(凡夫俗子)拈花一笑的偶得还是有的……
想听吗?酒来!
2020年9月1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