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外一章)

作者: 雁韧 | 来源:发表于2020-09-14 12:12 被阅读0次
花生苗的叶子上,有一只蜻蜓,我好奇地将它拍摄下来,也不失为一种自然景观。

回想

人,只往前瞻,而不后顾,自有他勇往直前的勇气。

而一个写作者,他再怎么前瞻,有时候写着写着,他就难免会回想往事。无论他这一路走过来,是历尽艰辛呢,还是一路顺畅,只要他好好回想一下,总有些事可以述说。

回想一下那些曾经认识的人们,回想一下那些曾经经历过的事,如果能比较详细的叙述出来,其内容必定相当丰富,而且绝不会与他人的叙述雷同。

人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也许有相类似处,但观察的角度不同,发现自然就有异,其体验和感悟,深深浅浅,就更有差别了。

一个作者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秉性,兴趣爱好,与别一个作者,或许也有相类似处,但他的想法,构思,想象,对素材的选择取舍,表达能力,肯定不会一样。

一个写作者,如果不是江郎才尽,有意模仿和抄袭,他所叙述的故事,书写的文本,又怎么可能与别一个作者的叙述雷同,如出一辙呢?

一个作者,要想写成一篇好文章,非独创不可。很多时候,当我们阅读那些作者的自述式的文章时,总会感觉很亲切,如一本《老舍自述》,读来就颇感人。别的作者,他没有那种阅历,就是搜索枯肠,都难以成文,也就说不上雷同不雷同了。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真的很难相信,这些沙团子,竟是一只小蟹的杰作。

联想

某日傍晚,友人邀我到小河边的大排档小酌,在座的尚有另一友。

我们仨举杯,喝的是我自泡的蜂巢酒。这酒泡的时间长了,甚醇。他俩都说这酒好,顺喉,好喝,不上头。

闲侃间,老周说起如今的白切狗肉,竟卖50元一斤。

老陈说,比起牛杂,其实这狗肉,不算贵。城东那档牛杂,每斤75元呢!

怪不得那卖牛杂的,发大财。老周说,卖牛杂那户人家,这廿余年间,就建了两栋楼,钱都来自卖牛杂所得。

这时候,我脑海里浮动的,不是那两栋楼,而是卖牛杂的老板,风来雨去,劳苦奔波,舟车劳顿,起早贪黑,到各处收购牛杂的身影。

还有那老板娘,带着家人与女工,翻肠洗肚,添柴加火,熬煮牛杂,捞起翻转,切片端盘,打饭舀汤,穿梭似的小跑,热汗直冒的种种情景。

每一块钱,都来自他们辛勤的劳动,渍有他们的汗水。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尽管辛苦,心安理得,内心快乐。

一个有志气的人,自有他奋斗的目标,都会用他的智慧和双手,辛勤劳作,疏懒既与他无缘,那贫困也当与他无份。

写至此,我蓦然想起英国作家布瑞南的话:“每天早上坐下写作的人便成为作家。没有这样做的,永远只能是业余爱好者。

想想每天凌晨三点左右,我们总能在简书上阅读到蒋坤元老师的更文,就知道布瑞南之言非虚。

朝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想(外一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ma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