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行旅痕(7)

西行旅痕(7)

作者: 漠谷 | 来源:发表于2020-11-08 07:19 被阅读0次

    9月12日

                                                      石头城  红其拉甫       

          早晨7点多出发时,天还黑糊糊的。上314国道。8点半后天麻麻亮。这一路上都很兴奋。车上的CD旋律就是百听不厌的《怀念战友》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尤其是腾格尔演唱的《怀念战友》慨慨激昂,让人激情涌动。因为早年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故事就发生在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一直都是我心中最美的民族之一。特别是女主角古兰丹姆,更是纯洁美丽的化身。

          9点多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境内的盖孜河上的布仑口水电站,布仑口海拔3200米。山坡上植物稀少,柯尔克孜人在山区地带用石头和土坯建成的民居显得空荡、寂寥,并且在每家的房屋旁都建有用石头围成的牛羊圈,非常规格化。但布仑口水库湖水清澈,水边的沙山连绵不断,一尘不染。  水库边上建有许多简易的小房子,是柯尔克孜人用来推销手工艺品和石头的小店铺。马路边上还堆放着不少大小不一的石头,期待着游客的青睐。

            距离布仑口不远处的白沙湖,除了波光粼粼的水面,湖岸上的白沙耀眼夺目,如同褶皱的丝绸一般。

            10点到喀拉库勒湖。湖水湛蓝,奇山怪石,冰峰倒影在湖中。

            10点半经过慕士塔格峰。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为”冰山之父”。冰峰下照耀着草原和湖泊,耀眼别致,冰山耸峙,峡谷纵横。

            11点进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

          11点半到卡拉苏口岸。

          中午12点半来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城。海拔3100米。喀什距塔什库尔干290千米。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帕米尔高原之东、昆仑山之西。西北与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与阿富汗接壤,南部与巴基斯坦相连,东南和东部与叶城、莎车县相连,北面与阿克陶县相连。

          在县城一家陕西面馆吃了碗油泼面,味道非常地道。

          饭后在县城逛一圈,站在石头城上,帕米尔高原积雪的山峰、蜿蜒的小河、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构成一幅浓郁的塔吉克族民族风情。

          石头城,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城以北数十米处,为唐代遗存。城以石头为基,上部由土块砌成,略成椭圆形。有些地方已坍塌,但总体仍完整。城门、角落、城堞、女墙历历在目。城堡建在高丘上,形势险峻。城外建有厚重的城垣,城墙之间石丘重叠,城内有不少乱石,是过去房舍的遗址。汉代时,这里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蒲梨国的王城。唐朝统一西域后,这里设有葱岭守捉所。元朝初期,大兴土木扩建城郭。城堡中曾出土过唐代钱币、和田文书等。石头城虽只剩下残垣断壁,但雄风犹在,曾经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城堡。

            下午2点多向红其拉甫口岸驶去。县城距红其拉甫口岸130千米,行驶了将近两小时。一路上都是金色的白桦林和耀眼的雪山。途中为牧羊的塔吉克族乡民分发糖果。他们非常朴实厚道。我为他们拍照时,他们立即两脚并拢,站得笔直,面带笑容。

            到口岸后,即使有通行证也不能进入国门。无奈之下,让我的一位在塔什库尔干工作的朋友老朱给边防站打电话,耽搁了几分钟才放行。

          国门宏伟,规模仅次于满洲里的国门。海拔5100米。邻国巴基斯坦正好有一辆班车过境,正接受边防的检查。对方口岸是巴基斯坦苏斯特口岸,中巴两口岸相距125公里,距对方首都伊斯兰堡870公里。红其拉甫口岸是以旅检业务为主的口岸,1985年正式对巴基斯坦开放,1986年对第三国旅客开放,年设计年进出境人员5万人,年过货能力为5万吨。

          红其拉甫口岸早在1000多年前就是著名的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关隘。历史上,这里一直是中国与西南亚以及欧州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由于气候原因,红其拉甫为季节性口岸,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对旅客开放。

          晚上8点返回塔什库尔干县城。老朱招饮于度假村。饮伊力典藏酒。专门杀了一只羊,又炖了草鸡锁阳汤。新疆的朋友非常豪爽,大部分都是头一次见面,喝起酒来一点都不含糊,都是自己先喝一杯,然后才与我碰杯。酒场从晚上8点多一直进行到午夜才结束,我已经半醉了。

          酒后宿金草湾宾馆。

          在塔什库尔干的一天,让我心里感到暖暖的。除了帕米高原到处都是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和雪山冰峰外,塔吉克人朴实善良,民风淳朴。老朱告诉我,塔吉克族是没有乞丐的民族,多少年来县城的监狱没有关过塔吉克族的小偷。我想这是游牧民族文化特定的生活方式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而且已经渗透到这个民族的信仰中。           

                                                              9月13日

                                                        无花果    三岔口纪念碑       

           

          早餐后8点多离开塔什库尔干。

          下午1点多经过喀什城区,继续沿着314国道向北行驶。午后两点多到阿图什。喀什距阿图什60千米。

          阿图什市位于新疆西南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首府。阿图什的无花果同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甜瓜一样驰名中外。街上到处都是卖新鲜无花果的摊子。我买了几个品尝,甜而不腻,甘而爽口。无花果不见开花,却在绿叶里藏果,故人们称其为“无花果”。维吾尔族人都说它是“树上结的包子”。其实在高等生物中是没有孤䧳生殖的。说它无花并非无花,一个无花果本身就是一朵花,由花蓉、花托、花冠组成,里边有雄蕊、䧳蕊,不但开花而且结籽。无花果营养丰富,含糖量高达28%,是水果家族中的佼佼者。

          在阿图什公园附近的一家小店品尝馕坑烤肉。这种美食是选用新鲜羊肉利用馕坑火的辐射热和坑壁的高温烤制而成。烤肉色泽焦黄,食用时蘸上盐及作料,香嫩可口。又吃了半块馕饼子,又脆又香,胃口大开。

          在阿图什城区逛了一圈,下午3点多继续进入314国道。

          一路上沙漠和绿洲交替出现。内地的河流归于大海,而南疆的河流却归于沙漠。沙漠在南疆人看来就是大海。

          在进入巴楚县三岔口镇境内时,在路边看到一座“文革”纪念碑。这是一座修建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纪念碑。“文革”洗卷全国,想不到在少数民族地区也依然如火如荼,并且留下了痕迹。在“文革”期间遗留下来的纪念碑,我这是首次看到,而且是在远离内地的巴楚县。

          巴楚是南疆的交通枢纽和喀什地区的东大门,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过了巴楚县不久天就黑了。途中吃一块馕充饥。夜十点到阿瓦提县城,在加油站加油时,一阵狂风大作,街上迷茫一片,尘土飞扬,连什么也看不到,全身都是土。

          午夜12点多到阿克苏。阿图什距阿克苏413公里。

            阿克苏市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部。为阿克苏地区的行暑驻地。

            宿城边上的交通宾馆。今天大约驾驶了800千米,为我驾驶之最。

                                                               

                                                              9月14日

                                               

                                                  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尕哈烽燧

          早晨8点多自然醒。9点多至大巴扎,买一些干货和水果。阿克苏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中又以棉花尤其是长绒棉为核心。此外还是著名的瓜果之乡。形成了红枣、薄皮核桃、红富士苹果、香梨四大果品生产基地。阿克苏的核桃皮簿肉厚。阿克苏红富士“糖心”苹果,具有香气浓郁、汁多味甜、酥脆爽口、皮薄无渣的品质特点,是苹果中的王子。

          由阿克苏上G314国道。走了大约半小时,在二团下高速,驶入307省道,向拜城奔去。一路上都是雅丹地貎。向北行驶了70千米,过了克孜尔乡,来到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在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7千米处。

          绵延不断的石窟前矗立一座铜像,是古代有名的高僧—鸠摩罗什。鸠摩罗什祖籍天竺。其父原为天竺婆罗门。他出生于龟兹。七岁出家,9岁跟随母亲到北天竺 ,潜心学习佛经。12岁时同母亲一起返回龟兹。龟兹王听说他回来了,亲自远迎,并专门为他造了金狮子座,以大秦锦褥铺之,并请他升座说法。西域各国国王一见他升座,都在他的座侧听讲。公元401年,鸠摩罗什到达长安,后秦王款待他以国师之礼。从此,他就在长安从事佛经的翻译,与真谛、玄奘、不空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翻译家。

          鸠摩罗什被世人尊崇了1600多年。尽管这座铜像是新近放置的,但足以说明他在佛教领城中的深远影响。当这座铜像面对历经沧桑的克孜尔石窟时,让我又多了几分遐想。

          克孜尔石窟凿建于木扎特河河谷北岸的悬崖上,共236窟,是天山南麓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群。窟群开建的年代约在东汉末期,至唐代废弃。窟中塑像已大部被毁,只有七十四窟尚保存部分精美壁画,是珍贵的艺术遗产。技法以凹凸画法驰名中外,具有犍陀罗因素。线条刚劲有力,尤注重烘染。人物有立体感,形象逼真、生动感人。石窟在内容与构图上亦有独到之处。窟顶遍绘须弥山状的菱形斜方格,每个菱形格内,以各种不同动作的人物、动物为主,衬以奇花异木和飞禽走兽,构成一幅完整的图案,而每个格内又自成画面。据讲解员说,在某号窟还保存一尊睡佛,现在还没有对外开放。

          著名画家韩乐然多次在克孜尔石窟写生,在此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他的油画《向着光明前进》和《拉卜楞寺前歌舞》以及水彩画《草原上的生活》等都是我在二十几年前就非常喜爱的艺术作品,至今记忆犹新。在中国的艺术家中,韩乐然第一个对克孜尔石窟进行了系统的编号、整理、记录,至今石窟中还保留着他的墨迹和遗物。这位红色画家于1947年7月30日,乘坐军用飞机由迪化(乌鲁木齐)返回兰州途中,由于气候恶劣,飞机坠毁于嘉峪关外的祁连山中,𣎴幸遇难,时年49岁。

          离开克孜尔石窟,上317省道至库车。克孜尔石窟距库车县城23千米。在库车境内 ,沿途是干涸的大峡谷等地貌,山地为红褐色。

          没走多远,来到库车县城西4公里的公路旁,戈壁上耸立着克孜尔尕哈烽燧遗址。远望克孜尔尕哈烽燧的外形已被风雨剥蚀得斑驳不齐。克孜尔尕哈烽燧被雅丹地貌包围着,如果不仔细分辨,真以为是天然形成的。在新疆境内大约有数百座烽燧遗址,但这是我见过的最高的烽燧,似乎也是一座高耸的土塔。克孜尔尕哈烽燧建于西汉。这座烽燧遗址高约15米,顶上建望楼,木栅残迹尚存,燧顶由于风化原因形成一缺口,形似驼峰。这是目前古西域丝绸之路北道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好的夯土建筑的烽燧遗址。

          烽燧是西域丝绸之路上的边防前哨,它遍布茫茫戈壁。所谓烽燧,夜里点火为烽,白天放烟为燧,烽火狼烟一起,台台相连,风火蔓越,直达长安城。它作为汉代的报警防御系统,是长城向西的延伸。汉武帝时期,由于西域归汉版图,当时长城已经修至玉门关往西150千米处的罗布泊。玉门关外是茫茫戈壁,不易修建长城,因地制宜改为亭障护卫烽燧。 

          一般烽燧附近设有驿站。在克孜尔尕哈烽燧北侧有古建筑遗迹。傍晚将至,暮色苍茫。站在这里,抚摸着烽燧,聆听那牙旗猎猎,马鸣萧萧的故事……“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我的遐想似乎被逐渐黑暗的天色淹没了……

        晚上8点多到库车县城。用餐后,略感疲倦,宿库车宾馆。早寝。

             

                                                                9月15日

                                                   

                                                    苏巴什佛寺遗址  轮台胡杨林

          早晨天阴。8点多参观库车大寺。大寺坐落在县城黑墩巴扎最高处,是新疆境内仅次于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的第二大寺。

          由库车大寺穿过胡同,街巷中的烽火台和清城墙遗址点缀着库车厚重的历史文化。库车系突厥语译音,维吾尔语地名,胡同之意。库车县历史悠久,史称龟兹,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汉时西域都护府设于此。唐时安西都护府驻地,五代至宋称龟兹回鹘,元朝时期改称亦力巴力,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定名库车,设库车办事大臣。1884年设库车直隶抚民厅。1902年改设库车直隶州,归属阿克苏道。1913年改设库车县。

          库车是古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荟萃之地,又是汉唐以来西北边疆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9点多来到库车王府。库车王府是1759年清朝乾隆皇帝为表彰当地维吾尔族首领鄂对协助平定准噶尔及大小和卓叛乱的功绩,专门派遣内地汉族工匠建造而成。近200年的库车王府,1937年被军阀盛世才毁坏。现在看到的王府,是2004年重建的。

          现在,第十二代亲王达吾提•买合苏提还健在,担任库车县政协副主席。库车王府历经十一代亲王扩建,既有中原汉文化风格建筑,又有新疆维吾尔族特色建筑,还有俄罗斯式建筑。

          从库车王府出来开始下雨。来到城东18公里外的苏巴什佛寺遗址。我一个人冒雨在遗址中游荡。苏巴什佛遗址为魏晋时代的佛寺遗址,寺垣已毁,但寺内有房舍和塔庙遗迹,全系土坯建筑,墙壁高者达10余米。城内残存有三座高塔,颇宏伟。最北一塔耸立于山腰,可俯瞰全寺遗址。遗址上有数处高塔,北面有佛洞一排,洞壁上刻有龟兹文字和佛教人物像。据售门票的工作人员说,过去这里曾出土过铜、铁、陶、木器及壁画、泥塑佛像等。此外还发现写有古民族文字的木简及残纸。1978年5月在一处塔寺内发现过墓葬一座,并在寺院遗址发现人物壁画,壁画上还有龟兹文题记。

          玄奘曾在苏巴什佛寺滞留了个把月,这在他的《大唐西域记》中有记载。其中有这样的描述:“荒城北四十余里,接山阿,隔一河水,有二伽蓝,同名昭怙厘,而东西相称。佛像庄饰,殆越人工。僧徒清肃,诚为勤励。”

          下午1点多离开苏巴什佛寺遗址。驶入G314国道。行驶了近两小时,在轮台县南下高速,然后进入塔里木油田轮南沙漠公路。塔里木油田的井架高耸入云,一路上都是钻机和抽油机在工作着,甚至在胡杨林中都能看到抽油机的影子。

          向南行驶了68千米,到达轮台塔里木河胡杨林公园。这时雨停了。我这是第二次到此。第一次是在2009年10月底,那是胡杨林最美的季节。不到轮台,不知胡杨的悲壮美;看见胡杨,才知道生命的辉煌。我酷爱南疆和塔里木河,因为这里有100万平方千米的原始胡杨林。塔里木河胡杨林公园地处塔里木保护区的核心部位。全世界的胡杨林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林生长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林被誉为世界最古老、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胡杨林。

          胡杨林中已经有了秋色,尤其是透过水中的倒影或远远向密林深处望去,一丝丝金色已经显露出来。穿行在公园之内欣赏到胡杨的千姿百态的风采雄姿。轮台胡杨的树叶稠密,但叶片小;内蒙额济纳旗的胡杨树叶稀疏,但叶片大。最有趣的是,我在公园内找到了我曾在2009年10月下旬拍摄的同一场景,尽管季节不同,但熟悉的场面让我久久不愿离开......

          5点多从胡杨林出来,又向南7千米处的塔里木河奔去。这一段的塔里木河河床辽阔,许多胡杨浸泡在水中。粗犷的塔里木河蜿蜒曲折,流散成许多的汊流,汊流间布满胡杨林,水中的倒影让塔里木河多了几分神韵。

          傍晚6点多向北返回,再次驶上G314国道。轮南油田距库尔勒160千米。

          晚8点多到库尔勒城区。我这是第五次来到库尔勒。孔雀河从库尔勒城中心穿过,河道都用石块砌得整整齐齐,清澈的河水沿着堤坝安静地向东流去。因为有了孔雀河才使南疆名城库尔勒显得魅力无穷。一进入城区,直接将车开到孔雀河边,意想不到的是,干涸的河道里面正在施工,许多工人正在深挖河道。我疑惑不解地向大桥上的行人打问才知道,原来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开通孔雀河的游船旅游项目,对河道进行挖掘和清理淤泥,将在年末重新放水。

          没有河水流淌的库尔勒明显缺少韵味,而且立刻感觉索然无味,就将车子开到孔雀河对面的塔里木油田宾馆,在宾馆餐厅小饮了几杯,九点多回到客房洗漱后,就早早歇息了。

         

           

                                                                9月16日

                                                        铁门关  沙湾大盘鸡

         

          早晨7点由城北至铁门关。铁门关是扼孔雀河上游长达14公里的陡峭峡谷的出口,也是古代进入塔里木盆地的重要孔道。晋代在此设关,因其险固,故称铁门关。这里峭壁千仞,地势险要。唐代诗人岑参的《题铁门关楼》诗曰:“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真实地描绘出这段古代丝绸之路的艰险。关旁绝壁上刻有隶书“襟山带河”四个大字,表明这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门楼上“铁门关”三字由王震将军题写。

          9点由库尔勒驶入通往乌鲁木齐方向的高速公路。并在农产品市场买一箱库尔勒香梨。库尔勒香梨以其皮薄、肉脆、汁多、味甜、耐于贮存等特点为新疆乃至全国独有,驰名中外。 

          库尔勒距乌鲁木齐520千米。过了库尔勒地区,进入吐鲁番境内,路边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先是黑褐色的土包,后来又是红色的山包。中午12点经过托克逊服务区时,下去吃一盘拌面就走。

          过了托克逊风大,一路上都是风力发电,高耸的风轮密密麻麻布满戈壁。达坂城一带草场茂盛。

          过了乌鲁木齐又经昌吉并驶入G312国道,于傍晚7点多到奎屯。这一天行驶大约900千米,又创下了我的驾驶之最,是我开车十几年以来行驶日公里数最多的一天。

          登记好宾馆后,来到一家名为沙湾大盘鸡的饭馆,要了半只大盘鸡,里面除了酱色的鸡块和黄澄澄的土豆外,被一只只红辣椒包裹着。鸡块脆香麻辣,愈吃愈有味,再品尝几口奎屯老窖,真是有滋有味。酒后让店家又下了半碗拉条子倒在大盘里,这长长的拉面经过搅拌后,吃起来既香又筋道。

            酒后漫步在街头。我曾于2005年4月来过奎屯。

            宿奎屯宾馆。

       

       

                 

                                                                9月17日

         

                                                      额尔其斯河    狗鱼

                                 

          早晨7点离开奎屯,驶入G217国道北去布尔津。我这是第二次去布尔津。喀纳斯和禾木河让我魂牵梦绕。9点多路经克拉玛依,路旁两侧是密密麻麻的输油管线和高耸入云的井架,还有澄黄的抽油机。我禁不住唱起了《克拉玛依之歌》:

            当年我赶着马群寻找草地

            在这里勒住马我了望过你

            茫茫的戈壁像无边的火海

            我赶紧转过脸

            向别处走去

            啊克拉玛依

            我不愿意走进你

            你没有草也没有水

            连鸟儿也不飞

            啊克拉玛依

            我不愿意走进你

            你没有歌声没有鲜花没有人迹

            啊克拉玛依

            你这荒凉的土地

            我转过脸向别处去

            啊克拉玛依

            我离开了你

            今年我又赶着马群经过这里

          遍野是绿树高楼红旗

          密密的油井像无边的红地

          我赶紧催过马

          向克拉玛依跑去

          啊……啊

          啊克拉玛依

          我多么地喜爱你

          你那油井像森林红旗像鲜花歌声像海洋

          啊克拉玛依克拉玛依

          啊克拉玛依克拉玛依

          你这样的鲜艳这样的雄伟这样的美丽

          啊克拉玛依克拉玛依

          啊克拉玛依克拉玛依

          我要歌唱你我要靠近你

          你是大西北的宝石

          啊克拉玛依克拉玛依

          啊克拉玛依克拉玛依

          啊···⋯

          啊克拉玛依

          我要歌唱着跑进你

          我要赶着马群靠近红地

          啊克拉玛依克拉玛依

          我要为你建设撒下把力气

            啊克拉玛依克拉玛依

          让那大西北变得更美丽

          啊克拉玛依克拉玛依

          啊克拉玛依

          我爱你

          啊···⋯

            我曾多次来到克拉玛依。大约因为作曲家吕远的这首名曲,让克拉玛依名闻遐尔。

          过了克拉玛依不久。路东即是典型的雅丹地貌—魔鬼城。我这是第二次进入魔鬼城。  奇形怪状的沙丘连绵不断,乘坐景区的小火车在城内游荡。看到眼前的一幕幕场面,让我的想象在不断地发挥着,甚至于胡思乱忖起来。雄狮、恐龙、骆驼以及勇士、天使和金字塔等等,怎么想就怎么来,尽管有些是抽象的,但却充满着浪漫色彩。我欣赏过许多雅丹地貌,都是各有千秋。敦煌的雅丹地貌与魔鬼城相似,但敦煌的土质呈黄土状,魔鬼城的土质呈沙土状。两座魔鬼城都以人物和动物以及物体见长。张掖的丹霞地貌以场面恢宏取胜。来魔鬼城的最佳时间以傍晚为佳,在夕阳的反射下才能拍出好片子来。我没有耐心等待,离开魔鬼城继续向北奔驰。

          下午5点到布尔津县。布尔津位于阿勒泰西北部,相距90千米。布尔津县城距离喀纳斯还有200千米。喀纳斯与哈萨克斯坦接壤,隶属于布尔津县。游客一般都在布尔津过夜。

          布尔津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巿,县城的建筑都几乎是近几年才兴建的。街道宽阔,白桦林遍布路旁,鲜艳的花卉摆放在大街小巷。我过去来布尔津印象最深的是河流多,河道蜿蜒曲折,河水清澈。下午刚进入布尔津,首先看到的就是耀眼的额尔齐斯河。额尔齐斯河河面宽阔,水质清澈。额尔齐斯河的水量仅次于伊犁河。布尔津境内的禾木河、哈巴河、布尔津河、喀纳斯湖等多条河流和湖泊都汇入额尔齐斯河的怀抱中,最后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这是我国惟一的一条注入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我顾不上喝一口水,立刻开车沿着妖娆的额尔齐斯河来到五彩滩。正是黄昏时分,围绕着额尔齐斯河的是色彩斑澜的雅丹地貌。奇形怪状的地貌与蜿蜒的额尔齐斯河融入在一起,那真是一副浓郁的油彩画。额尔齐斯河的北岸被雅丹地貌簇拥着,南岸被金色的白桦林包围着。在夕阳的照耀下,似乎额尔齐斯河已经静止。到此摄影的游客成群结队,而且大多都支起了三角架,想插进去连一点空隙都没有。这些行家里手你挤我拥,长枪短炮齐上阵,这里成了摄影的天堂。

          当最后一抺残阳消失时,游人们才逐渐散去。

          晚上意犹未尽,满脑子的额尔齐斯河。将车停在下榻的宾馆后,就在一家渔庄坐定,要了一条额尔齐斯河的狗鱼。店家拿手的是红烧鱼。取一瓶阿勒泰出产的额河老窖酒饮将起来。这酒窖香浓郁,绵甜甘爽。狗鱼肉厚刺少,肉质细嫩洁白,与深海鱼肉质相似,味道极佳。冷水狗鱼天生就是下酒的上品。狗鱼还是淡水中的杀手,常袭击其它鱼类和岸边的鸟类。但狗鱼卵有毒,不宜食用。

          酒后散步。10点多回到布尔津宾馆。

         

                                                            9月18日

                                                        喀纳斯    图瓦人

                                                   

          布尔津的早晨是寒冷的。即使穿着羊毛衫和户外冲锋衣也不感觉到温暖。早饭后开车向阿尔泰山的背景中行驶。临近喀纳斯时,阿尔泰山上的西伯利亚不落松泛着金色,让我禁不住停下车来拍摄。在兴奋之余,喀纳斯到了。3个小时的路程似乎很快,也不感觉到疲乏。

            尽管我这是第二次来到喀纳斯,但仍旧是兴趣盎然。

          湛蓝的喀纳斯呈月牙形状在静止中向遥远的额尔齐斯河流去。山谷中大片金色的白桦林中夹杂着冷杉和云杉等树种,色彩斑斓,浓墨重彩地簇拥着喀纳斯。喀纳斯是一条长25千米、宽3千米不等的河谷,因水流缓慢,在山顶上往下俯视,那水是静止的。在众多的树种中,欧洲杉独树一帜,呈红色,点缀着金色的桦树林和墨绿色的松树林。这也是中国惟一的西伯利亚植被保护区。在层林尽染中,那谷底中的一湾碧水实在是太诱人了。我被喀纳斯这油画般的景致而沉醉。当然此时我会不自觉地将喀纳斯与西藏的羊卓雍错做比较。前者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少妇,后者则是一位纯洁无暇的少女。

          传说喀纳斯里面有水怪,其实就是2至3米长的红色大鱼—哲罗鲑。我乘游船在湖面上逛了一圈。发现“水怪”的湖面最宽阔。

          在喀纳斯的山谷中徒步走了2个多小时,以后又开车至图瓦人的村落里拜访。图瓦人共有2000多户,其中生活在喀纳斯南岸3千米处的密林中的有200多户。他们自称是蒙古族人,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图瓦人有自己的语言,还有用原木搭建的村舍。在小木屋里,图瓦人家的小伙子为我演奏了乐曲。

            喀纳斯的夜晚降临了,冷冷的。晚上用餐时多饮了几杯额尔其斯河老窖。一个人游走于山水之间,早已经忘却了都市的浮尘。

                             

                                                                9月19日

                                                                禾木  黑鱼

          早饭后离开喀纳斯南下至禾木乡。喀纳斯距禾木约70公里,尽管都是山路,但路很平坦。一路上的山色都是层林尽染。这时候是禾木最美的时节。禾木村完全散落在色彩般的山林中。金色的白桦林染遍了山脊,染透了禾木河,染尽了牧场。整个禾木以禾朩河为中心,色彩掩映着清澈的禾木河,让禾木的诗意达到了极致。

          禾木河西岸的草场上已经布满了山庄旅馆和饭馆,清一色的原木简易屋,充满着原始的氛围。图瓦人牵着许多马匹,热情地鼓励游客骑马,骑马上山40元。客栈和饭馆的生意几乎都是外乡人在经营。饭馆开得最多的是牛肉面。在众多的牛肉面馆中,我选择了一家甘肃牛肉面馆。牛肉面本身来源于甘肃兰州,况且遍布于甘肃各地的牛肉面都相当不错。果然不出所料,每碗30元,但味道的确地道。吃一碗牛肉面不过瘾,又在隔壁的皓月饭馆端了一碗羊肉汤。这一碗羊肉汤汤色清爽,咸淡适宜,里面有羊骨头、胡萝卜和土豆,每碗38元。   

          下午5点多回到布尔津。意犹未尽,又开车来到额尔齐斯河的岸边。这条河冷清孤傲,总让人牵挂。天黑前又来到西大桥,向布尔津河做最后告别。布尔津河水流量不大,宽阔的河床里显得冷清,裸露的沙石说明布尔津河的水量在逐渐下降。

          布尔津的夜晚散发着浓郁的酒香。我在渔庄里品尝布尔津河的冷水黑鱼。做了一条清蒸黑鱼。黑鱼肉厚色白,红肌较少,无肌间刺,别具风味,鲜美可口,是淡水鱼中的珍品。依旧喝额河老窖酒。几杯酒后满世界都是蜿蜒的河流和幽深的峡谷。

            呵呵,我天生孤独……

                                                          9月20日

                                                乌伦古湖    北庭故城遗址

            早晨7点悄悄告别沉睡中的布尔津。出了布尔津向东北驶入319省道。大约40分钟,在福海县境内出现一片平静的湖水。我赶紧将车开到湖边。这是乌伦古湖。 乌伦古湖,又名布伦托海、大海子(相邻的吉力湖则称小海子)、福海。湖形似三角形,湖水清澈,湖面浮游生物丰富,其中湖内盛产贝加尔雅罗鱼、河鲈、银鲫等鱼类,占新疆鱼产量的1/3以上。是新疆仅次于博斯腾湖的第二大渔业基地。

          8点多由北屯驶入G216国道。下午3点多到吉木萨尔县城。沿着北庭路至北郊八公里的北庭故城遗址。

          北庭故城为唐代大都护府治所遗址。据史籍载,汉代称金满城。突厥时称“可汗浮图”城。唐为庭州,后于此置北庭都护府。九世纪后属西州回鹘。十三世纪初隶属蒙古,宪宗时曾置行尚书省。元在此设别失八里元帅府。一直为天山北路政治、军事、交通和文化中心,以及西域三大“丝都”之一(另两丝都为西州和于阗)。明代中叶毁于战乱。古城规模宏大,略呈长方形,分内、外二城。外城周长5公里左右,南、北、西三面城垣尚存,高10余米,为夯土建筑,厚10余米,建有护城河。城内,昔日的言署、街市,依稀可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此曾发现不少唐代板瓦、简瓦和莲纹方砖,并在城西北隅出土唐代铜质官印“蒲类州印”和工艺水平很高的铜狮、石狮、葡萄纹铜镜、开远通宝、刻花石球、下水管道及陶器等。特别是在故城中发现的一件瓮棺,棺顶部有一个带人头形纽的盖子,对研究当时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和风习具有重要价值。

          我一个人在城垣中漫步,直到最后一抹残阳即将消失时,才走出遗址大门。

          晚饭后投宿于北庭宾馆。县城餐馆林立,每家的规模都不太大,但布置得都很讲究,很多都是内地的著名小吃。

                                                               

                                                                9月21日

                                                        鸣沙山  木垒胡杨林

          7点多离开吉木萨尔西去木垒。8点多到奇台,在奇台县城吃早餐。9点多再上高速至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到木垒县城后,北上鸣沙山和胡杨林景区。木垒县城距离鸣沙山130公里。

            11点到木垒鸣沙山。在茫茫戈壁上平地而起5座赭色的沙丘,其中最大的一座长约500米,垂直高度为六七十米,是一座孤山。这座沙山四周都是平坦的戈壁,边缘清晰,像是专门倾倒下的一堆沙丘。沙粒似砂糖,颗粒状完整。山脚下传来阵阵急促的响声,似琴声,又似鼓点,并有几分立体效果。我脱鞋攀登,流动的细沙不时向下流淌,为了固沙,只有斜上,而且加快了速度。细沙温度高,烫脚。山体传来雷鸣声,时高时低。我抓一把细沙奋力扬出,马上传出一阵蛙鸣。我兴奋不已,很快登至山顶。山顶凉爽,戈壁茫茫,沙山被风吹皱成密密麻麻的波纹状,似大海的波浪。新疆远离海洋,而这沙海就成了茫茫的大海,浩瀚苍茫。沙山之巅响声似风,有回音。我往山下滑,雷声嘶吼,酷似西藏寺庙里喇嘛的号角声。

          这是一座名付其实的鸣沙山。

          离开鸣沙山再往北行驶时,在路上遇到一位背包客,停车让他上来。这位小伙子姓李,是西安人,他也是去木垒胡杨林。他徒步出行已月余,几乎走遍了北疆。

          鸣沙山至胡杨林20公里,行驶了20多分钟。

          将车停在停车场,与小李进入胡杨林中。这是一片古老而又历经沧桑的胡杨林。金色的树叶夹杂在层层绿叶之中,似柳叶或枫叶,形状各异,树冠疏散。大部分胡杨都生长在小山包上,周围被芨芨草,红柳、梭梭包围着。山包一个接一个,胡杨大片倒下,干枯的树枝似龙盘虎踞,这些铁骨铮铮的树干,姿态万千,有的似天马行空,有的似龙虎争斗,整个场景似硝烟弥漫的战场。我们顺着干河沟搜寻着最为奇特的胡杨。

          胡杨这种乔木,大约已经生存了几万年。胡杨面对的是干旱和沙漠,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形成了奇形怪状的样子。它与内地的梧桐比起来,没有那么秀丽和妩媚,但它却更让人敬仰,让人敬偎。

            下午4点与小李分手,木垒胡杨林规模大,他要在这里停留两天。我离开胡杨林开车至木垒县城。由303省道往东行驶。过三个泉子烽火台不久,南下木鄯公路。木鄯公路总长95千米。一路山峦,山间多黄草。落日余晖,晚霞灿烂。到鄯善天刚黒。今天运行700多千米。 

          在下榻的鄯善宾馆餐厅饮酒。大约我生来就是一个旅人,端起酒盅与酒瓶碰杯,一个人喝尽了半瓶伊力王酒。

          微醺后上楼去睡觉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行旅痕(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mcbktx.html